打造有精神、有能力、有态度的城市建设者队伍 助力杭州“后亚运”时代产业发展新跃升

临空建投集团全面打造“三支队伍” 谱写杭州“会展之都”建设新篇章

2024-04-29

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

记者 章翌 通讯员 孙慧姿

4月26日入夜,“杭州大会展中心”铭牌在现场被点亮,这个杭州标志性建筑,离建成投用越来越近。当晚杭州市临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空建投集团”)大会展中心建设团队的成员们,汇聚到一起,共同感受杭州国际会展之都建设即将迈入新篇章的一刻。

几天前,杭州大会展中心项目建设指挥部的会议室里,2024中国杭州国际汽车产业链博览会暨首届汽配和售后服务展、第二届浙江国际宠物产业博览会、2024杭州AD动漫展等首测展的主办方齐聚。席间,探讨的话题逐步深入:大会展中心的首测展如何进馆?“临空”会展品牌将以何种姿态亮相?能够为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三届数贸会”)这场“大考”提供何种经验?为杭州打造“赛会之城”作出何种贡献?

一边是建设者们汇聚,共同见证宏图将起,一边是会展力量汇聚,共商杭州会展产业未来,“汇聚”,已然成为临空建投集团近期的关键词。这让人不禁联想到,今年全省“新春第一会”上提出的坐标——让浙江成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之地、向往集聚之地、担当拼搏之地、价值实现之地、自我超越之地、情怀激扬之地。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与“新春第一会”提出的人才观一致,大会展中心建设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已完成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主体全部工程施工,即将迎来五方竣工验收。千名产业谋划者、项目建设者正上下同欲,向大会展中心一期及配套项目2024年9月“建成即投用”的目标迈进。

再回首,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团队是如何从“创业”走向“创新”、从“立身入世”走向“持续发展”?大会展中心建设团队负责人蔡宏伟表示,核心在于对高质量的干部队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的打造,“正是这群勇创新敢争先、能担当善作为的建设者大军,才造就了如今的‘临空’速度。”

深植创业基因 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

2020年5月,大会展中心开启筹备,同年9月,杭州市会展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构成了团队的“初创成员”,“负责的项目需当年谋划、当年启动、当年开工,这意味着方案设计、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土地报批、工程招标等工作,都要同步进行,而当时我们只有15个人。”蔡宏伟说,伴随着公司成立,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建设指挥部旋即诞生;同时,市区两级政府、管委会、属地街道共同参与的全方位工作推进机制,也为不同部门在重大节点的决策与难点上的破解,提供了协同部署的平台。

在蔡宏伟的记忆里,公司“初创成员”分三个小组推进工作,“那段时间大家休息很少,但我们都觉得很值。”最终15人用了8个月时间完成了项目的全部前期工作。2020年12月,大会展中心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打下“第一桩”。

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的开工,并不是那种浮皮潦草、挂一块“开工”的横幅,打下一桩就算开始了,而是实质性开工,“从桩基、结构到主体施工,需要无缝衔接。一般这样规模的大型公建项目要达到这样的速度,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人用两到三年时间才能完成。”在蔡宏伟看来,在人数不多的情况下跑出这样的速度,人员的专业程度与敢闯敢拼的劲儿,不可或缺。

几天前,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110千伏专用变压器完成正式验收,这让团队的“初创成员”陈骁倍感振奋。去年6月,他负责统筹建设的大会展中心110千伏专变外线及仓北外线工程正式开工,不到2个月时间,变电站就开启了主体施工,比原计划提前了3个月。

110千伏专变是大会展中心运营投用的重要电源点之一。由于大会展中心的周边用地比较局促,这个大型变电站只能采用地下变的形式,这种形态的变电站在全省也不多见,“这是一个横跨钱塘区和萧山区,接线长度约16公里的大工程,从外线建设到地下变的主体建设,基本上都是我和同事一起边学边干。”陈骁回忆,接入外线的过程,如同一场“鏖战”:由于要在地下铺设外线,沿线街道需要一个个沟通协调,主体工程技术还专门到上海等地“取经”。“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能把这个之前从没啃过的‘硬骨头’啃下来,这种兴奋和激动是前所未有的!”团队成员曹韵笑着说,头一次当“创业者”的感觉不赖,“这就是一所有朝气的公司的气质,把专业的人‘逼’得更专业,双方互相成就。”

夯实攻坚精神 打造高水平创新型人才队伍

走过初创期,团队开始将目光投向对人才的管理。

“一支有精神、有能力、有态度的‘三有’干部职工队伍,是团队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源。”蔡宏伟表示,去年,团队引进各类专业人才31人,完成中层干部外部选聘4人,内部提拔5人,技术职能序列晋级20人。这些公司的中坚力量,为大会展中心一期及配套项目的建设,注入了强有力的动能。

自2020年立项启动,大会展中心涉及各式各样非常规类型的业主自行招标项目、成百上千的无价材料询价认价工作,如何在没有参考案例的局面下,满足“降本增效”的建设要求?参与成本概算的团队成员谢小青感触很深:“就像是用一把没有刻度的尺去衡量长度,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为了保证建设速度与质量、成本并重,大会展中心由招商蛇口作为总包代建,合同的初始理念是“概算不超估算,预算不超概算,结算不超预算。”谢小青说,要想用这把成本控制的“尺”量得精确,唯有跑得勤、出奇招,“对于非常规的自行招标项目,要找到借鉴案例,如大海捞针;还有一些特殊建材,没有参考价,属于无价材料。”比如大会展中心一片屋顶由3300多块碲化镉光伏玻璃组成,总面积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能够生产的厂家凤毛麟角,如此大面积的使用,在浙江也鲜有先例,所以要一家家跑,掌握精确的成本和市场供需关系。为了及时进行招标采购的复盘,谢小青和同事还引入背靠背审计模式,并通过组织专家讨论、定额站咨询、无价材料询价等方式提升工作质量。

截至目前,谢小青所在的成本攻坚组,已完成大会展中心电梯、空调、弱电智能化、变配电、智慧场馆等10余项招标,同时完成大会展中心地下室、地上主体结构、钢结构等12个专项预算审核,数十项无价材料询价工作。

另一头,项目建设中的攻坚精神也不断涌现。

“叹人生漫途,风华正茂; 他乡追梦,正踏征途。”入职前一天,李文星写下了这首自创的《沁园春·大江大河》。此前在建筑行业已小有成就的他,从办公室走入工地,负责大会展中心的设计与施工管理。

为了保证精装修效果和设计图尽可能接近,各个区域不同石材的选择,花费了李文星和同事很大精力,“设计院不停地送样,我们拿到现场反复比对。”光是初筛材料,就铺满了李文星的办公室,最终共确定了两三百种材料,花了足足9个月时间。

在蔡宏伟看来,这支敢创新、有闯劲的队伍,离不开党建的引领。大会展中心项目开工初期就成立了“红帆朝会”临时联合党委,特别是进入攻坚冲刺阶段后,团队坚持“党业融合”,围绕项目工程冲刺、成本管控、技术品控、建运衔接四条业务主线,将不同单位的党员集中到一起,也把项目40余家参建单位、4000余名工人牢牢地团结在了一起。

队伍以在线送学、交流互学、实地践学等方式高标准开展主题教育,组织廉洁文化基地参观、党纪法规测验、中层干部“政治家访”等廉洁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战斗指数”。

完善选材机制 培育高素养劳动者队伍

随着大会展中心一期及配套项目建设步入正轨,在人才兴企的思路下,团队逐步汇聚起一批高水平人才,平均年龄只有33岁。从15人到87人,如何凝聚人才、发展人才、留住人才成了蔡宏伟“幸福的烦恼”。团队给出的答案是,给员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有力的保障。

承袭临空建投集团的校招、社招品牌“星火计划”和“薪火计划”,为不同人才建立一整套的培养路径与创新试行差额晋级路径,拓宽员工晋升空间路径,成立“求真务实”四大社团,积极传播企业价值观,并提升公司员工福利保障水平。

同时团队还在内部“造材”,积极争取荣誉。去年队伍内累计获得市级个人荣誉1项、市级集体荣誉5项,集团系统内部个人荣誉8项,集体荣誉3项;支持指导员工成功评选各类人才,其中杭州市D类人才1名、杭州市E类人才5名、萧山区F类人才12名。

团队内的校招生孙锳润,目前协助大会展中心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一毕业就能参与这样的大型工程,孙锳润发现自己成长很迅速,对杭州的认同感也越发增强,“从大会展这个项目自上而下的推动力度来看,我感受到了杭州打造‘会展之都’‘赛事之城’的决心。”大学学习设计的孙阳感慨集团对初出茅庐的自己的重视:“集团很愿意提供平台让校招生承担一些重要的工作,帮助我们快速成长,这种气魄让我很受用!”

相关负责人道出缘由:“我们希望在会展行业中展现富有朝气的新姿态,所以在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建设上,我们也给予了充分机会,让他们能放下后顾之忧,安心放心地在杭州扎根发展、为杭州贡献力量。”

孙阳是“新杭州人”,原本对杭州的印象还是西湖等一众“老牌”风景区,但望着拔地而起的大会展中心,她切身感受到了杭州城市建设的多元与创新,“亲身参与到杭州的城市建设中,感受到了杭州的城市发展与无数奋斗者息息相关。”

目前,团队中1人获“杭州市担当作为好干部”“杭州市担当作为好支书”,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荣获“2022年度杭州市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杭州大会展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团队荣获“2022年度杭州市工人先锋号”, 自上而下奋发有为的创业氛围跃然纸上。

图片由临空建投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