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莫染自然”提供。
记者 郭雀屏 杨君左 郑 超
日前,本报刊发了《世界地球日,他们在“清山”》的报道,53位志愿者一天从大山里背出255公斤垃圾的现实,深深震撼了读者朋友们的心。
谁在大自然中丢垃圾?为什么那么多垃圾无人清理?垃圾越来越多,到底该怎么办?
“莫染自然”公益组织作为“清山行动”的组织方与践行者,也在读者中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人表达了对他们的钦佩,也有人表示要加入他们,参加下一次“清山行动”。
行程1232公里,背出5.24吨垃圾
“今天又是热爱生活的一天,是给地球减负的一天,是还青山洁净的一天。”
每一位“莫染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他们已经把它当作激励的口号,在每次“清山行动”后,用来鼓励自己。
“莫染自然”的发起人柱子是一位程序员,同时也是一位徒步运动爱好者,曾经最高的纪录是一天徒步70公里。“某一次徒步的时候我突然对徒步的意义产生了怀疑,我花费这样的时间到底是为了什么?”柱子说,为了让自己的行动更有价值,他决定在山上捡垃圾。几次尝试之后,他就想让这种意义更加广泛和深远,于是决定发动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捡垃圾。
2020年11月,柱子以领队的身份在江西武功山组织了第一次“清山行动”(武功山是徒步爱好者心中的经典路线)。3年多来,他们已经开展了65次“清山行动”。
目前,“莫染自然”已有注册用户3331人,其中776人参加过“清山行动”,行程达1232公里,共清理出5.24吨垃圾。年纪最小的参与者不到4岁,最大的64岁。有280多人参加了两次以上的“清山行动”。
一群 “足够帅”的年轻人
因为相同的爱好和价值观,“莫染自然”组织的核心成员也是在捡垃圾中相识、相知并坚守在一起的。
“莫染自然”的核心成员有7人,平均年龄31岁。在尚未有单位或机构赞助前,活动都是靠成员自掏腰包才解决一些成本问题,比如包车、买保险、购置捡垃圾工具等。为了能让活动良性运作起来,他们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并到各户外网络平台宣传,也会主动去拉赞助。目前已有恒生电子、户外品牌“黑冰”等企业给予赞助。此外,他们还从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申请到了经费。
由于他们都有本职工作,“莫染自然”组织的捡垃圾活动都安排在周末。柱子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前几年的活动不多,每年10余场。2023年举办了26场。
柱子服务时长最多,累计349小时,尔峰232小时、沉央227小时、甜心201小时、磊哥195小时……渐渐地,已有近20人的服务时长在100小时以上,他们也成为了“莫染自然”的中坚力量,部分人已多次承担领队职责。
志愿者雅珊说,尽管是做好事,但一开始她会尴尬,怕别人说她作秀。是“莫染自然”的伙伴们给了她力量,他们的无私和坚持让她内心愈加坚定:“做公益应该理直气壮。”如今她只要有空就会参加,已经服务了63小时。她笑着说:“一个人捡垃圾或许会尴尬,一群人捡垃圾一定足够帅。”
垃圾捡不完,到底该怎么办?
5.24吨的垃圾铺展开来会是怎样的画面?为什么大自然中会有那么多垃圾无人清理?
柱子介绍,户外徒步爱好者喜欢走一些小众但风景优美的路线。这些路线难走,耗时也较长,一般都需带补给。有的人或许觉得终会有人清理,所以会丢弃垃圾。但事实上这些路线基本不在景区范围内,没有专职清洁工。
“这几年户外活动越来越热,眼瞅着山上的垃圾越来越多,我们有时候会感觉绝望,只能抱着能捡多少是多少、能背多少是多少的念头坚持着。”柱子无奈地说。
“莫染自然”目前已整理出41条“清山”路线,其中多数在杭州周边,仅龙王山他们就清过4次。“有些姑娘会哭,我们这么辛苦,价值几何?能影响多少人?”蓝夕说,“但最伤心的不是身体被虐,而是看到垃圾一次比一次多。”
雅珊常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写一些“清山”的感悟,她调侃通过分析垃圾可以做一个“登山者爱吃什么”的报告。她质问:“能带一瓶水上去为什么不能带空瓶下来,能背一袋零食却容不下几张包装纸?”
“清是清不完的,所以我们提倡‘自己的垃圾自己带走’。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助力。”柱子说,他们希望能与政府或相关机构合作,以部分路线为试点,开展“自己的垃圾自己带走”活动,通过撤垃圾桶(垃圾桶边往往是垃圾最多的地方)、立倡议牌和警示牌等形式,引导游人不丢弃任何垃圾,让“无痕山林”的愿景未来可期。
如有相关机构或单位愿与“莫染自然”合作试点,或有好的建议,欢迎拨打电话:0571-8505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