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人民法院通报近5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

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更为重要

2024-04-25

本报讯(通讯员 西法 记者 王艳颖)今年4月26日,是第2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日前,西湖区召开了“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的第一场新闻发布会,辖区公检法及市场监管单位参会。会上,西湖区人民法院通报了2019年至2023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

首先,从收案量看,2019年至2023年,西湖区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1476件,审结1510件,同期结案率102.3%。其中,诉前调解案件年均增长8.45%,民初案件收案量近5年波动较小。在1476件案件中,有56件是刑事案件。2019年,西湖法院仅受理4起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到2023年,这项数据变成了23起,数量攀升较快。

其次,从案件类型来看,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中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类占比29.66%,数量最多;商标权权属、侵权纠纷占比24.31%,数量次之;不正当竞争纠纷、特许经营合同纠纷紧随其后。在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涉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案件数量排在前三位。

从结案方式和上诉案件改判发回情况看,2019年至2023年,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的总体调撤率为60.74%;有140件案件的当事人提起了上诉,但改判发回瑕疵率为0。

发布会上,西湖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倪惠岗总结了近5年来辖区内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包括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数量增加明显、涉网电商纠纷增长、批量案件比例增加、案件类型纷繁多样、涉外案件流程优化等。倪惠岗认为,这些特点几乎伴随着西湖区近年来的产业发展路径而出现。以“涉网电商纠纷增长”为例,西湖区是杭州互联网人最早聚集的地方,电子商务起步早,汇聚了一批网络购物平台和互联网公司,如今在这块互联网高地上依旧有不少“独角兽”在生长。与此同时,法官们在审判实践中发现,西湖区电商规模虽可观,但部分网络电商经营者,尤其是网络电商平台内的小微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知识产权意识相对淡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频发。

“数字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变得更加重要。”倪惠岗介绍,为了做好辖区内知识产权保护工作,2008年西湖区人民法院就设立了知识产权审判庭,2021年还在景区成立了西湖区人民法院景区旅游法庭,组建专门审判队伍集中审理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

2021年,由西湖区人民法院牵头,“西湖诉调联盟”成立,吸纳社会力量,为知产案件调解提供专业技术支持。近年来,杭州大力推进市场化解纷,西湖区人民法院引入了知识产权专业调解组织,派员专职调解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纠纷。数据显示,2023年,西湖区市场化调解组织共受理诉前调解知识产权案件441件,调解成功254件,调解成功率达到57.6%。

发布会上,西湖区人民法院、西湖区人民检察院、西湖区公安分局和西湖区市场监管局共同签署了《西湖区涉知识产权“四位一体”案件保护机制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