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活化石”为“聚宝盆”

——杭州代表委员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言

2024-03-09

记者 葛玲燕 郭燕

守住根脉,才能向上生长。

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如何将其融入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中,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命题。

2022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的贺信中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表述也引人注目。

浙江是全国最早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省份,目前共拥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17项,总数均居全国第一。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也正积极推进西湖龙井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

怎样让农业文化遗产这个“活化石”变成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聚宝盆”?在农遗保护传承的道路上,杭州的路子该怎么走?全国人大代表樊生华和全国政协委员崔巍分享了观点。

樊生华:全力做好非遗技艺活态传承

想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一场美丽的邂逅,新开馆的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是不二之选。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传承人樊生华,是非遗馆里的一位“常客”。他每周都会抽出3天时间,在“手艺·生活”展区展示西湖龙井炒制技艺。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是我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责任所在。”自2009年被评定为第三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一直在为西湖龙井采摘和制作技艺的传承而奔走。

在茶区茶企开展技能培训,在职业院校进行授课讲学,樊生华都倾囊相授,把传统制茶技艺传给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南京、济南、天津、北京……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许多节点城市都留下了樊生华进行非遗技艺展示的身影。

樊生华说,“开展培训教学要拓宽思路,不能仅仅局限在炒制手法上,茶地管理、翻土修剪、除草施肥等都要学习了解,这样才能真正把保护传承文章做深做透。”

借着新媒体的东风,樊生华专门开设了短视频账号。“每年的春茶季我都会发很多视频,为大家介绍西湖龙井茶的各种知识,还会通过直播的形式来解答网友的疑问。”两年多来,这位“老茶人”陆陆续续发布了100多条视频,让西湖龙井制茶技艺走向了更广泛的人群。

点开他的视频号,可以发现,除了坐在炒锅前演示讲解,樊生华会走进茶园地头,与网友分享茶园管理方面的“秘诀”。

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大,茶园管理周期长,今后能否用数字化、智能化、机械化的手段来管理?这是樊生华正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针对茶园的全周期监测管理,我希望可以加强相关智能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努力实现从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到修剪、采摘的全过程智慧化管理,这也是打造现代化茶产业中的一片蓝海。”樊生华说。

崔巍:让农业文化遗产展现更多当代价值

从艺术舞台到履职建言,从大运河到上山遗址,对于全国政协委员、杭州歌剧舞剧院院长崔巍来说,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不仅给予她无限的创作灵感,也成为根植在她心中的一份独特的信仰。

崔巍一直在以各种方式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声。今年全国两会,她带去北京的多个提案中,就有一份是《关于项目化推进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建议》。

关注农业文化遗产,源于她多次下乡演出。

“当我们到田间演出,和乡亲们在灶头前吃饭,或是和他们聊天时,有意无意就会提到当地的特产,比如我们了解的香榧、香菇、杨梅等,都是很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崔巍说。越了解越敬畏,越了解越有共鸣,崔巍希望,自己也能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一份力。(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