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校外培训班持续升温 甚至有家长直呼可以“躺平”了 Sora发布引发教育界一连串思考

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还需要“埋头苦读”吗?

2024-02-23

记者 胡鸿 王泽英

继ChatGPT后,文本生成视频模式Sora的发布再次震撼全球,短短几天里,在AI人工智能培训市场也掀起了涟漪。杭州一家AI人工智能培训班客服表示,最近来咨询的家长多了起来,“连续接待了几位家长,接下来的春季学期还将新开一个班。”

与此同时,有一种声音在互联网及不少家长中流传:传统教育优势荡然无存,“卷分数”不如“躺平”。Sora给教育和人才培养带来了哪些启发和思考?着眼于孩子的成长,AI时代,学校、家长又该如何看待和应对这些变化?

除了影视、广告行业 Sora会给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Sora的开发公司OpenAI宣称,Sora可以创建长达60秒的视频,其中包含高度详细的场景、复杂的摄像机运动以及充满活力的情感的多个角色,也可以根据静态图像制作动画。许多网友看过视频后,大赞其画面效果几乎和人工拍摄的差不多,远超其他AI软件的效果,“以后电影、电视剧都不用真人拍摄了”。

虽然Sora还在内测阶段,但不少人觉得,它的出现会让各行各业受到冲击。360创始人周鸿祎认为,AI不一定这么快颠覆所有行业,但它的诞生让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可能从10年缩短至一两年。

不少网友关注到,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在《Sora只是开始,教育真正的挑战来了》一文中提到,Sora的出现首先会让影视行业、广告行业的专业人士“瑟瑟发抖”,但需要瑟瑟发抖的显然是教育行业。

倪闽景认为,无论ChatGPT还是Sora,都在学习能力、学习范围和学习深度上远超人类。人类学习将进入超级学习阶段,教育的逻辑将改变:首先,重新定义知识,从知识到知与识;其次,重新定义学习,从工具到本能需要;第三,重新定义创造,从创造东西到创造体验。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比感慨AI淘汰传统职业更重要的是如何直面这一挑战,改变知识化倾向、应试化倾向的教育模式,应对这一新时代发展趋势,改革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不少教育博主、学生家长敏锐地察觉到变化,有的直呼“躺平”,不能再“卷分数”了,不如早点打开眼界,让孩子感触时代脉搏。这也让AI培训班有了市场。采访中,杭州某编程培训机构老师表示,AI人工智能课程也是这几年顺应家长需求纳入编程课中,一般适合五六年级的学生,“年龄再大的孩子,可能还是适合学习C++。很多家长觉得,让小学生早接触当下的热点知识培养孩子的兴趣,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甚至比单纯提高学科分数更重要。”

反复刷题者将面临“出局” 学知识、学经验或将不是重点

作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网络教育名师工作室首席专家,邓海建时刻关注着教育行业的新动态。“Sora的出现,让传统教育忽然很‘懵圈’。”他解释说,在越来越“卷”的教育环境下,很多学生陷入死记硬背、反复刷题的知识负担中,但其实随着考试的阶段性结束,所学的绝大部分“知识”都将毫无作用,“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断迭代,确实重新定义了‘知识’和‘学习’这两个关键性的概念。”

邓海建的观点,也道出了许多人工智能专家的心声。

浙江财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文宇坦言,“这个时代再大量刷题,相当于让现在的士兵每天耍大刀,已经毫无意义了。”他说,目前人工智能已经从弱人工智能迈向通用人工智能阶段,孩子也不能再照着传统模式成长,“毕竟人类的脑算力赶不上云算力,这是事实。”

针对家长给孩子报人工智能培训班的现象,张文宇觉得,未来依赖知识与经验的人类劳动都将有可能被机器取代,因为机器更擅长“读万卷书”,可以轻松“卷”赢“人类做题家”。因此,教师角色要从“填鸭人”向“导航员”转变,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与人机协同的能力,使教育方向脱离题海战术,进而满足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所催生的人力资源新需求。他还认为,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成熟,99%的“搬砖汗水”将逐渐被机器取代,只有那1%的人类灵感是不容易被机器取代的,“在读书阶段,年轻人要用基于自主学习的创新汗水去灌溉那1%的人类灵感,去培养蕴含着人类灵感与人性光辉的基础创新、平台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以及文理商工跨学科融合创新能力。”

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吴飞引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表明自己的态度:教育首要的目标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如果一个人掌握了学科基本原理,并学会了如何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肯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此外,与那些只接受获取详细知识训练的人相比,他更能使自己适应进步和变化。”

对于未来实际教学,吴飞赞同图灵奖获得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理查德·卡普教授的观点,“自然、社会和人工系统都禀赋着计算属性,计算可以表示为数字数据的信息变换。”吴飞认为,从网络化迈向智能化时代,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科学思维包括实证思维、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三种,实证思维以观察和归纳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规律模式为特点,逻辑思维以推理和演绎为特点,计算思维以形式化、程序化和机械化为特点,它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可形式化表达的数学问题,用计算机语言来编程,自动优化求解数学问题所表达的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躺平”不该成为一种借口 学习品质是未来的关键

记者注意到,有小学生家长说,为了学好数学,孩子每天练习口算。那么,在AI智能时代,这些训练还有必要吗?一位资深数学老师表示,如果每天两页的口算训练,可以提升孩子的数感,这还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孩子确实不喜欢数学,不妨用数学游戏等方式慢慢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

采访中,多位专家也提醒强调,学习创新创造的能力,绝不意味着要放弃基础学习。而当下的基础教育也要顺应时代变革,改革教育方式,思考育人模式,注重提升学生学习品质。

Sora的出现让许多杭州教育人有了新的触动和思考。“对于前沿的技术,我们作为教育者要保持开放态度,不断学习接纳创造性地应用,在没有确切实证的基础上,任何无理的拒绝和危言耸听的吹嘘都不是理性客观的。”钱学森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唐彩斌关注到Sora后感慨道。作为教育者,他的新思考是:一方面,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对于“培养什么人”这个教育根本目标的影响,未来劳动者应该拥有怎样的素养;另一方面,技术赋能为“怎样培养人”提供了更多可能,教学方式将发生哪些改变。

西湖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鲍雯雯老师本科就读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管理,博士攻读计算机支持教育研究领域,她积极拥抱AI软件,运用它处理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率。“面对AI的发展,无论家长还是学校,我们不能选择‘躺平’,相反,家长和学校应当引导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这不仅仅是关于学术知识的学习,更是关于能力和品质的塑造。当前学校都在强调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的学习任务,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强调即学即用。”她补充说,在AI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适应性。不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转变为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孩子在探索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面对失败和挑战。通过这样的培养,让孩子们不仅具备解决问题的技能,还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未来环境中,持续成长和发展。

针对一些家长的困惑,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表示:“即便是Sora没出来时,学习的‘卷’就已没有意义。盯自己孩子的分高分低,比学校的分高分低,过于追求分数高低,会忽视学生成长当中比知识更重要的素养。”

早在2020年浙江就提出和强调“重新定义学习”,提倡培养学生在开放性解决问题的项目实践中提高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张丰认为,这就是应对生成式AI迅猛来袭的最佳教育对策,而那些大喊“躺平”的人,“只是在局限性视野下的人,做出的一种无奈和调侃的复杂情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