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重建自主更新项目——飞越炬芯科技“泛半导体+”产业基地。
记者 石慧 通讯员 孟周霞 王旭东 陈嘉琦
在绍兴城北,沿着马海路往西,有一座焕然一新的建筑,这就是“绍芯谷·城市客厅”。
日前,16个重点项目现场集中签约、开工、投运仪式在这里举行,又一批高质量的生力军将进驻规划面积达11平方公里的“绍芯谷”。其中4个重点产业项目、4个企业自主更新项目,计划总投资超100亿元。重点产业项目涉及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进一步打开了“绍芯谷”产业发展版图。
“绍芯谷”自2022年6月启动建设以来,面貌不断焕新。短短一年半时间,成功入选“城市更新”“综合品质样板区”“工业社区治理”三项省级试点。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底,“绍芯谷”已累计招引了卫蓝新能源、铱太科技、英飞特电子等优质产业项目10个,计划总投资超200亿元。
产业迁徙 跨域整合
“绍芯谷”诞生于一场大胆的变革。
它位于绍兴滨海新区袍江马海片区,数年前,这里还是老袍江人熟悉的印染化工企业高度集中的片区。
2018年起,绍兴开全国“跨域整合”先河,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产业迁徙”之路——将散落在越城区的印染和化工企业分别搬迁至柯桥和上虞的集聚区。自此,越城区47家印染企业、35家化工企业陆续签订退出协议,涉及近500亿元产值规模。当时业内有人这样评价:“绍兴干了其他地市不敢干的事情。”
绍兴市因此荣获全省“腾笼换鸟”工作考核十连冠,此外,该项工作也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这场迁徙功不可没。
浩浩荡荡的跨域整合,为滨海新区腾出了1万亩的建设用地。围绕着“依托滨海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平台基础优势,重点围绕半导体(集成电路)、照明、显示、能源等中端核心产业,引进培育从上游材料设备到下游智能终端领域的特色企业”的具体任务,2022年6月,以“泛半导体+”全产业链闭环为核心的“绍芯谷”诞生了。
“六个转变” 有机更新
“绍芯谷”孕育在创新、开放、多元的氛围中。
“我们不搞大拆大建,我们搞有机更新。”从土地利用到盘活资金再到配套设施等,“绍芯谷”全方位推出了诸多创新举措。
在片区更新上,“绍芯谷”充分诠释共建共享理念,大胆探索开发模式,即引导自主更新、政企合作开发、转移关停退出、因需征收的“四类十法”。还制定出台创新型、大尺度专项政策,研究制定自主更新实施规程,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参与更新,通过“你改造、我补贴”的方式,坚定片区企业自主更新信心。
在土地利用上,“绍芯谷”在全市范围内首次试点土地混合利用,并提出了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六个转变”。
在资金盘活上,“绍芯谷”已完成全省首个100亿元创新型城市更新基金总池组建,以有限的政府资金撬动无限的市场资本。
同时,“绍芯谷”利用腾退厂房探索先租后让模式,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指标。原本一家企业入驻,从土地摘牌到厂房重建再到设备投产,可能需要3年时间,而现在,企业不到4个月就可提前“拎包入住”。
在过去短短一年时间,“绍芯谷”对接项目总数近百个,其中跟进重点项目30余个,意向总投资达300亿元,涉及集成电路、光伏、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贴心服务 赋能发展
2023年,“城市更新、共建共享”成了“绍芯谷”发展的关键词。2024年,这座蓄势待发的发展之城,何以为“新”?
“在企业落地过程中,我充分体验到了绍兴的营商环境:政策有力度、沟通有温度、办事有速度,感谢滨海新区、感谢‘绍芯谷’!”在“绍芯谷”产城更新集中签约开工投运仪式上,产业项目代表由衷地感叹。
放眼全国,项目招引已经到了营商环境大PK的时代,而营商环境的比拼也从“内卷式”政策渐渐转移到企业赋能发展的较量中。接下来,打造“芯”服务品牌,为企业发展铺路搭桥成为“绍芯谷”的创新目标。
在流程帮办、配套完善、环境营造等常规服务基础上,“绍芯谷”提供产业工人招聘、产业业务对接、企业发展规划指导等贴心的企业赋能服务。
第一是帮企业招聘工人,如积极协调农商学院、技师学院,将“绍芯谷”企业作为学院的未来实习基地等;第二是给企业当“销售员”,为企业对接上下游产业链;第三是给企业找顾问,优化企业规划指导。
“‘绍芯谷’一定能提供全市最好的服务。”在每次招商会上,滨海新区袍江更新办综合协调组负责人俞建龙总会这样向企业承诺。
千帆竞发 打造样本
新年伊始,站在马海路边上往北看,“绍芯谷”千帆竞发。
政府端加快配套工程建设,马海路改造提升、重要节点提升工程即将启动,接下来这里将谋划十大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超100亿元;企业端加快自主更新进程,目前已有8家企业开展自主更新,其中天洲和七色彩虹微更新改造基本完成,飞越炬芯科技拆除重建项目已开工;项目端加快产业项目落地,其中钠创新能源、蓝珧新材料、铱太科技等项目已相继投产投运,天龙锡材地块已摘牌,英飞特、梦之墨、翠科机器人等项目加快落地中。
在本次重点项目现场集中签约、开工、投运仪式上,“绍芯谷”有5个项目宣布投运,项目建设跑出了“滨海速度”。
其中,卫蓝新能源一期年产1万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项目,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得益于滨海新区‘店小二’式投资服务,通过厂房‘先租后让’的方式,一期项目3个月实现投产,抢得了市场先机。”卫蓝新能源董事长俞会根说,整个项目分三期建设,计划总投资50亿元。
滨海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滨海新区将以体制机制调整为契机,加快推进“绍芯谷”建设,全面提升片区环境质量、创新能力、人才热度,全方位重塑片区产业基础、要素体系、品牌形象,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市域实践的腾笼换鸟、产城更新“全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