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这些孩子在学校里 也有了“爸爸妈妈”“哥哥姐姐”

2024-01-15

孩子们给叶建群过生日。图片由采荷实验学校提供

记者 章翌

“干妈,生日快乐!”不久前,杭州市采荷实验学校校长叶建群一到校,4名学生就端着蛋糕、捧着花站在了她面前,叶建群直言这是“生命中最特别的生日”。

这个场景其实和采荷实验学校,及同属采实教育集团的澎诚中学、澎扬中学这学期实行的“校内家长”有关——师生双向选择,结对的老师成为学生在学校里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提供专属指导。包括校长在内,每个老师都要当“校内家长”,每个学生都有至少一名“校内家长”。实行一学期,不少孩子成绩提升了、性格开朗了,真正的父母也知道该如何与孩子相处了……

学生很需要另一个“家长”

为何要让学生在校内也有个“家长”?采荷实验学校德育主任姜佶楠告诉记者,学校通过和学生座谈沟通,发现亲子关系是他们压力的主要来源。“初中孩子处于青春期,家长常常不是他们倾诉的第一选择。”澎扬中学校长吕阳俊发现,一个班愿意主动与老师交流的学生,往往只占四分之一,设立“校内家长”,就是希望让学生意识到老师也是可以倾诉的对象。

为了拉近距离,老师们花了不少功夫。叶建群在办公桌前放了筐零食,专门请来谈心的“孩子”吃,她的办公室门一直开着,随时欢迎想来倾诉的“孩子”;姜佶楠每月会拉着自己的9个“孩子”,开次圆桌会,聊聊近况;澎诚中学德育主任杨柳鸣给自己的10个“孩子”取名“杨家酱”,每个孩子都有昵称,取自学生爱吃的番茄酱、辣椒酱……

“家长”们敞开怀抱,“孩子”们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姜佶楠颇有体会,有个“孩子”上课很认真,但成绩一直上不去,“圆桌会”开了几次,看到“姜爸”的坦诚,女孩向他“吐露真言”,上课认真是想给老师留个好印象,但自己其实是比较害怕数学的。“我告诉她‘凡事放轻松,有困难咱一起克服’。”姜佶楠说,“那以后,这孩子真正把我当成‘自己人’了。”

老师很愿意当“家长”

“我们在推进这项工作时,首要原则是保证不增加老师的工作量。”吕阳俊说,学校的思路是“合并同类项”——在老师本来要做的事上,贯彻“校内家长”。比如改作业,“校内家长”在作业本上多写句交流的话,“孩子”交作业时,也可以写上想说的话,作业本就成了师生联系本。学生心理健康筛查是学校必须做的事,“校内家长”会把和学生交流后了解的情况写进筛查表,形成学生档案,家访、谈话等都可参考这份档案。

“校内家长”还给班主任“松了绑”,吕阳俊解释,班主任以往要关注班上40多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现在任课老师成了帮手,班主任就“减负”了。

杨柳鸣把当“校内家长”的乐趣概括为“呵护感”,之前上科学课学做酱菜,她的10个“孩子”腌好酱菜,互相品尝,还带给她吃。更令她欣喜的是,刚进校的“00后”老师也争相当“家长”,“他们和学生年龄相仿,更懂孩子,颜值也高,学生简直不要太喜欢哦!同时,这样的工作方式也让他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