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市容村貌焕然一新

民主协商解决百姓“关键小事”

余杭区垃圾分类促城乡共富

2023-11-24

文 任彦 李俊 王映敏 施晓钰

整洁的集镇、干净的背街小巷、绿树成荫的人行步道、繁忙有序的绿道……日均上万游客信步于杭州市首批共同富裕示范镇街——余杭区径山镇,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再把目光转向余杭区闲林街道,不少小区居民的生活都因垃圾分类发生了美好变化:垃圾收集点不臭了,道路干净了,环境变美了……这都缘于街道围绕“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统筹推进垃圾分类数字化改革,有效提升资源循环化利用水平和生活垃圾“智治”水平。

“千万工程”持续推进20年,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从“要我分”到“我要分”、从“无人问津”到“人人参与”……近年来,余杭区垃圾分类“新时尚”逐渐融入百姓“新日常”,让城乡人居环境有了喜人变化,全面拓宽了生态富民路径。

众人事情众人商量 民主协商破解“关键小事”

村口池塘边,一棵大樟树郁郁葱葱,树干上的“樟树下议事”木制字牌尤为醒目。如今的径山镇小古城村,绿树成荫,村容干净整洁,透着舒适气息。

“没有干净整洁的环境,就没有发展农文旅的基础。”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说。以民主协商引领“新时尚”,小古城村通过户主会、圆桌畅聊会等协商方式,倾听村民意见、商议分类妙招。对于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也是如此——今年以来,村里以网格议事会议、户主会、圆桌畅聊会等形式开展协商60余次,参与者近1200人次,通过协商持续宣传垃圾分类重要意义,制定垃圾分类全年计划,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不仅是小古城村,如今,放眼径山全镇,各村社、单位充分发动各级协商议事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协商,制定垃圾分类全年计划,推动垃圾分类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景区,凝聚起垃圾分类合力。

余杭区径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镇以全程民主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谋划作用,深化实践“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模式,制定党建统领民主协商垃圾分类“十法”,线下依托网格会、圆桌会等载体,线上打造“众人议事厅”、村组微信群等平台,拓展农户、两代表一委员建议征集渠道,依托党建统领民主协商,集聚民众智慧、协商克难攻坚、提高难题破解率,进一步凝聚垃圾分类合力,让这件引领新时尚的“关键小事”日见成效。

径山镇作为余杭区农村垃圾分类创新探索的缩影,截至目前,实现15个行政村(小区)垃圾分类全覆盖、再生资源回收全覆盖、资源化利用率达60%以上,2021年成功创建浙江省高标准生活垃圾示范片区,小古城村入选全国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经验现场会参观点位。

在闲林街道闲湖社区印象湾小区,民主协商同样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今年3月以来,在小区门口的“早晚高峰服务岗”,值班的楼道长朱英总会热情地和每位进出的居民打招呼,并随身携带民情记事本和意见反馈单。

闲林街道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街道正在整个辖区范围内积极推广数字化垃圾投放点,各社区也依靠“一米之交”机制和楼道长微力量,逐步解决问题。

垃圾分类进入“数字时代” 精准投放率达98%

前几个月,在闲林街道闲创社区悦优公寓出现了一个科技范儿十足的生活垃圾数字化收集点。它的智能化管理系统集成了大数据建模溯源体系、分类质量实时记录分析体系、垃圾重量精确记录分析体系、多媒体宣传教育体系等五大体系,配备了数字化终端、智能分析大屏、自动积分兑换机等模块协作运行。

过去,居民投放垃圾仅仅是简单地将分类好的垃圾依次投放至不同的垃圾桶,如果有垃圾分类不合理现象,督导员也难以追踪到个人进行纠错劝导。如今,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居民投放垃圾时,需经历扫码识别身份、督导员检查、垃圾自动称重、督导员评价、居民账户积分等五个步骤。如此变化也让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轻松不少,潘阿姨说:“再也不需要挨个检查垃圾袋了!”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闲林街道以“垃圾分类数字化”为改革创新亮点,全域建设数字化垃圾收集点,重塑垃圾分类全过程体系,推动“智”“治”“制”相互融通,引领闲林街道垃圾分类进入“数字时代”,对小区住户、垃圾投放、分类质量、垃圾重量、宣传督导等进行智能化精细管理,实现垃圾分类源头可追溯、分类过程可监控、分类结果可量化、分类参与可提升的四大目标。目前,闲林街道已完成73个数字化垃圾收集点建设,覆盖31个小区约3万户居民,点位分类投放参与率达95%、精准投放率达98%,每天每户易腐垃圾分出量达0.7千克以上。

数字赋能助力垃圾分类全流程。在径山镇,全镇垃圾统一清运,全面整合前端分类评价、中端车载称重和GPS系统、末端视频监控和数字称重系统、可回收物监管计量系统以及虎哥回收大数据监管平台等系统,依托云平台,搭建垃圾分类一张网智能平台,通过对“收、运、处”各环节的数据采集、统计、分析,打造收运过程的现场监控、计量、结算等多种应用场景,实现远程操控、智能化运维以及大数据分析,切实提升区域垃圾收集转运工作的精细化、高效化管理水平。

垃圾分类成为生活“新时尚” 全民参与齐点亮

凌晨3点,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时,闲林街道城管办垃圾分类专职工作人员李梁平就已出门,带领队员开始一天的分类督查工作,按片区对各个垃圾集置点、投放点以及中转站展开“CT扫描”式检查。

闲林街道位于余杭区西部,目前居住人口超10万人,有70余个住宅小区、350余家企事业单位、50余个公共机构以及400余家沿街商铺。人口多、小区多、单位多、人口类型复杂等情况对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是巨大的考验。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李梁平在摸索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在推进中积累,几年如一日,脚踏实地致力于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提能升级。今年他在工作之余组建了垃圾分类达人宣讲团,引导全民参与垃圾分类工作,最近,他又被评为杭州市垃圾分类四星级达人。

如今在闲林街道,像李梁平这样的“分类达人”有不少。他们中有退休干部、党员、退伍老兵、社工、热心公益事业的市民,他们每天奔走在大街小巷、生活小区、乡间地头,带领身边人当“守桶人”、宣传员等,指导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养成文明分类的良好习惯。闲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积极发展壮大垃圾分类星级达人队伍,目前有一星级达人1人、二星级达人5人、三星级达人2人、四星达人1人,并建立星级达人宣讲团,共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酒店、进市场等宣传活动30余场,同时积极对接并联合企业、村社打造垃圾分类共建宣教基地1个,接待村社、学校参观团16次。

小古城村创新“女人的事情女人办”的思路,充分利用各组妇女组长热心公益、办事公道、能说会道、群众基础好的优势,以22个妇女组长为垃圾分类志愿者成立了“妈妈劝导队”;在闲林街道,“环保童行”系列活动联合传善公益、闲林和睦小学,协同“家、校、社”三方力量,因地制宜向闲林的中小学生推出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以学生“点”带动家庭“群”参与。

垃圾分类星级达人、妇女、团体、学校……如今的余杭区,人人争当垃圾分类的引领者和先行者,通过各种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既增进了邻里感情,又营造了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成为一种生活“新时尚”。

“政府推着走”变“村民主动干” 创新机制推动分类成效提升

“你这么早就开始打扫啦”“今天一大早,女儿就把垃圾倒掉了”……

如今,径山镇径山村的村民常常会在茶余饭后进行“PK”,从门前落叶到屋后灰尘,都要比比谁打扫得更干净。

2022年,径山村作为径山镇第一个试点村,正式开启“无保洁员村”创建,取消保洁员分包制度,并以现有“门前三包”责任制为基础,为村民划分房前屋后的责任区块,由村民取代原有的专职保洁员。该村还结合“茶多分”积分兑换体系,利用原有生活垃圾、庭院整治、邻里相处等方面的考评内容,对优秀无保洁员区块进行表彰并发放相应奖励,实现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的双提升。

“在村里形成了打扫卫生的‘PK’热潮,从‘政府推着走’转变为‘村民主动干’,村集体物业保洁经费年均下降8%。”径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无保洁员村”创建工作是推动乡村环境面貌提升、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也进一步促进径山镇向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均衡、高品质生活的乡村振兴迈进。目前,径山镇“无保洁员村”创建工作已覆盖15个村(小区),“无保洁员村”经验做法已入选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之群众自治长效管护十大模式。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街道和乡镇通过完善机制、开拓创新,推动城乡分类成效全面提升,‘无保洁员村’创建就是其中一大创新,通过机制提高村民的主动性。”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闲林街道在创新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也有不少好办法。比如以积分为纽带为居民和周边商家建立联系,一方面设立“积分银行”管理居民积分,一方面通过商家共建兑换活动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助力商户引流增收、补贴运营成本,达成政商居互惠促三赢的效果,共吸引117家商户参与垃圾分类商业互助活动;闲林街道通过“城管中队+垃圾分类办”“常态检查+专项执法”2个“1+1”模式,开展“蓝色力量”常态化专项执法检查,对辖区内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进行全面“把脉问诊”,并设立“曝光台”对拒不分类的商户进行曝光惩处。

图片由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提供

①樟树下议事 ②垃圾分类四星级达人李梁平

③闲林街道生活垃圾数字化收集点 ④径山村“无保洁员村”实施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