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园文局搭建平台与沿线城市共同助力大运河绿色发展

2023-11-16

本报讯(通讯员 朱慧 记者 熊艳)绍兴城西,浙东古运河碧波荡漾,流淌着2500多年的水运史和绵绵不绝的中华文脉。为了更好地加强沿线城市合作交流、保护传承好大运河,日前,市园林文物局(以下简称“市园文局”)牵头组织各相关市直部门和运河沿线城区的代表,前往“桥乡”绍兴观摩考察、循迹溯源、品读运河。

“历代营建的港口码头、闸堰工程、纤道石桥等大运河文化遗产实在是魅力非凡。”走进浙东运河博物馆,一条以“古韵今作”建筑手法呈现的“运河长卷”徐徐展开,浙东古运河静静“流淌”在长卷中央,带大家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之旅——浙东运河是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浙东运河与京杭运河、隋唐运河共同组成“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条始于春秋战国的古运河,因独特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如今独特的文化……大家时而驻足凝视、时而讨论交流,感悟“流淌的史诗”。

“杭州在举全城之力助力大运河成功申遗后,迅速行动——2017年,杭州在大运河沿线27个遗产城市中率先出台全国首个运河保护地方性法规;2019年,杭州出台了后申遗时代全国首个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地方保护规划;作为河长制的发源地,京杭运河‘河长制’不断创新探索共享共治河湖新模式。”市园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杭州在传承千年运河、保护水文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值得一说;不仅如此,杭州还建立了遗产档案和监测系统,将数字技术手段用于运河保护,推进信息化与遗产保护相融合,构建了杭州大运河保护管理体系,它们就像大运河保护的“四梁八柱”,也书写了一份世界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杭州方案”。

作为活动内容之一,在跨区域保护协调交流会议上,杭州各区县分享了各自发挥地域优势,充分挖掘大区域内运河文化内涵,引领市民共同守护大运河的典型案例与成果。如上城区在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和海塘遗址博物馆等重要文化场馆中嵌入运河文化,提升全社会保护意识;拱墅区深化运河文化研究,成立区大运河文化带管理办公室;滨江区编制西兴历史老街保护规划,将老街内文物保护单位(点)“两划线”范围融入规划中,推进开发与保护并举;萧山区完善保护机制,成立萧山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运河遗产保护修缮,复建老岳庙大殿,修缮运河衙前村、四翔村段古纤道,修缮新塘街道莫家港古纤道;余杭区加强运河两岸博物馆建设,中共西镇区委旧址纪念馆上榜浙江省文物局公布的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名单;临平区完善机制建设,成立大运河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进一步加强全区大运河保护利用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2019年国家正式提出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战略,启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杭州段)3.5平方公里示范区建设,高标准谋划了十大文化标志性项目。接下来,杭州将继续努力搭建大运河文化交流平台,与运河沿线城市共同助力大运河绿色发展,全力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着力打造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杭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