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不停

2023-10-27

《华夏文明印痕: 大运河(杭州段)申遗纪实》 杭州市政协文化文史 和学习委员会 编 杭州出版社 2023年10月

李浥

逐水而居,一直是人类文明的特点。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河流提供了宝贵的引用和灌溉水源,奔流不息的流水也方便了物资的运输。而同时,自然形成的河流走向也限制了人类活动的范围。从这个角度来说,运河的开凿代表着人类从被动顺应自然逐渐向主动改造自然发展,而京杭大运河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运河水“雕琢”了中国文明的走向,这是一个文明的奇迹。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大运河(杭州段)是继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以后,杭州第二处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再加上2019年申遗成功的良渚古城遗址,杭州一共拥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在数量上,排在全国城市前列。这是属于杭州的光荣时刻,意味着杭州悠久的历史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和尊重。作为一个从小在杭州长大的人,在2022年能够参与到《华夏文明印痕:大运河(杭州段)申遗纪实》一书的撰写工作,这令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还有些忐忑:我可以吗?

对于我来说,京杭大运河一直很熟悉。这种熟悉不仅仅是因为京杭大运河是历史课本的一个重要考点,更是因为自己对它实地的感知。我家住在余杭塘河边,小学的时候每天都沿着蜿蜒的河道走路去上学。而就在我家东面不远的地方,河水流到了塘河的终点并汇入京杭大运河。由于距离不远,有时晚饭后散步就会经过运河,晚风轻轻吹拂在脸上,别有一番惬意。中学住校后,从家去学校的路上都会经过运河,对那时刚刚开始离开家的我来说,看运河又有了不一样的心情。

同时,运河两岸的桥西历史街区、小河直街等又是享有盛名的旅游景点。上大学以后,每次有好友来到杭州,总要一起在运河边走走逛逛。近些年河边还兴建了艺术街区、生活购物广场,一到节假日到处人山人海,为古老的运河增添了新的生机。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京杭大运河又令我感到陌生。岁月悠悠的运河、一走再走的运河、耳熟能详的运河,借由这次写作,在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以及申遗过程中的记录后,才了解到运河还藏有那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记忆:

富义仓,之前只知道它是古代用来粮食储备的仓库,并不知道这座仓库是何时由何人所建,或者说,我们并不会去关心这些。清代光绪年间,浙江巡抚谭钟麟为缓解粮食告急,令士绅购置储存粮食建造富义仓。谭钟麟是学界公认的守旧派,政治思想墨守成规,但是纵观其一生,在多地任上都体恤百姓,不失为一位正直的官员。历史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又比如闻名遐迩的拱宸桥,在历史上还曾被称为“哑巴桥”。钟毓龙《说杭州》提到拱宸桥:“昔时俗称哑巴桥,云船过其下时戒言语,否则即喑。”喑,就是得了不能说话的病。这句话的意思是,经过拱宸桥的时候如果说话,人就会变成哑巴。但为何过桥不宜启口,诗中和文中没有明说,后人亦不甚明了。这一民俗起源于何时?在这次文化运河的游弋之中,也在探寻往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现在这样的信息化时代,许多信息虽然都可以在网上检索到,但是其中语焉不详甚至自相矛盾的部分也很多,这就对写作者鉴别资料真实性的能力提出了考验。对于历史部分的书写,准确性一定是首位的。

如今这本书作为“杭州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实丛书”之一,和西湖申遗、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共同出版了,而我也暂别运河,来到上海开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活。

读书的间隙,有时依然会回想起写书时从早到晚研究资料、实地走访的那段日子。时间就像运河的水一样一直流淌着,多数时候是平缓的,但有时风起便荡漾起涟漪,而其的一些瞬间则成为了珍贵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