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冠

2023-10-16

口述 陈亮亮 整理 吴新华

外公将天大的喜讯告诉我们。这下,我不用做说书先生了

我叫陈亮亮,是一名盲人。我看不见亮光,但我是一名运动员,也是奥运冠军。

1984年,我出生在河南省兰考县。6岁那年,我玩耍累了跑回家,打起冰凉的井水,一头浇在热汗直冒的脑门上。

等我再次睁开眼,眼前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了。

父母把我送到开封市的医院,医生说可能是冷水刺激导致了视神经萎缩。在开封住院半个月,没有进展。父亲又送我去省城郑州,治疗了一个月,仍无起色。

有人说,西安的医院有经验。我们去了。又有人说,石家庄的医院可能行。我们又去了。

父亲带着我四处求医,他总是拎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我的各种病历和CT报告。

但都不见好转。

自从失去视力,我不敢走路,总觉得前面是万丈深渊。但父母轮流陪着我,我一下子又成了天底下最受宠爱的孩子。

同龄人都去上学了,我只能和更小的孩子玩耍。外村有一位盲人说书先生常来我家,他想收我为徒。他说,说书和算命就是盲人的出路。

父亲也觉得,我长大后要有个饭碗。每次说书先生来,我的父母总是热情招待。说书先生像是预定了我这个徒弟,喝酒也喝得理直气壮,好几次提出要带我走。

父亲推说我还小。说书先生走过来,摸摸我的头,“嗯,是小了点,再过一两年吧”。

1994年,我的外公去郑州开出租车。一次,他接上了一位盲人乘客。盲人说在医院上班。还说,盲人一样可以上学。

外公像发现了新大陆,急忙问,盲人学校在哪里?怎么报名?

那位盲人很热心,直接领着外公去了盲人学校,还介绍他认识了招生的老师。

当天,外公歇了生意,开车三个多小时赶回兰考,将这个天大的喜讯告诉我们。

这下,我不用做说书先生了!

那年,我们在盲人门球项目中获得了全国第二名

10岁,我才开始读小学一年级。

一辆大巴车“咣当咣当”开过来,窗口探出一个声音向外嚷嚷: “郑州去不去?便宜嘛,10块钱!”

去郑州的盲人学校,坐车要4到5个小时。一辆车要挤满八九十人,司机才会上路。

带我的班主任姓孟,是位女老师,以前教高中语文。她对我们这些看不见的孩子,不是死板教育,而是想办法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在孟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两年后我跳了一级。

1999年,我在盲人同学的带领下,第一次接触门球。

这个球类运动,天生是为我们盲人设计的。参赛的盲人运动员要戴上两层眼罩,这意味着一切的进攻和防守都要在黑暗中进行。

虽然看不见,但我知道一种办法:听球、听风。门球里有铃铛,会发出声音,听到后就抢先把球拦下来。曾经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那是童年和小伙伴玩接球时的那种兴奋,就像鱼儿跃进了大江大河,我重又感到新鲜和自由!

我迷上了盲人门球。这本是为帮助失明的二战老兵康复发明的球类运动,1992年才引入中国,1996年被列为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我被省体训队看中,寒假在省康复中心训练了两周。因为表现不错,我又被省盲人门球队选中。

2000年5月2日,我随河南代表团乘飞机抵达上海,参加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整个河南省有3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参赛,其中盲人运动员11人。

那年,我们在盲人门球比赛中获得了全国第二名。

当我用手摸对方的头时,才发现韩国队的快球7号,身高和我差不多

比赛结束,我又回盲校读书了。

2000年,我考上郑州一所中专,学习推拿。班里只有两三个盲人,我有机会和其他同学一起玩耍了。

因为我看不见,去广场、公园,总有人牵着我的手。去商场,也有女同学帮我挑衣服。

她叫陈桂华,和我同一届,是其他班的。

中专毕业后,我去广东打工,从事盲人推拿。她留在郑州的一家门诊室。我们每天打电话,一聊就是两个小时。

我把吃饭钱省下来,每天只吃2元5角的盒饭,所有工资都买了电话卡。

另一边,我和盲人门球的缘分仍在继续。

2002年,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第八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这个“远南”运动会就是亚残运会的前身。

那年我18岁,已经练了三年盲人门球,是国家队的替补队员。当时我的球速达到每小时50公里。

但和队里的高手一比,差距就来了。主力队员都是1.8米、1.9米的大个子,而我身高只有1.7米。我认为,球速不如人的原因在这里。

四分之一比赛,主力队员杜进冉的手指受伤,教练让我替补上场。但我们输给了日本队,只拿到第四。

夺冠的是韩国队。特别是他们的7号,打球非常快。我猜想他一定人高马大。

教练带我去认识这名韩国队员。当我用手摸对方的头时,我非常吃惊,韩国队的快球7号,身高竟然和我差不多。

这下改变了我一直以来的错误认知,原来快球与个子无关。

刘教练直接把我从替补调为主力派上场,从这以后,我成为国家队主力

2005年,以前河南队的刘教练让我到浙江杭州打门球。

这里有个背景知识:2001年盲人门球有了单项锦标赛,这项运动就在全国普及开来。

为什么是杭州呢?余杭塘栖有一家福利企业,招收了不少残疾人,还建立了盲人门球基地,2006年升级为中国盲人门球国家队的训练基地。

这如同天上掉馅饼。我热血沸腾,发誓一定要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盲人门球比赛上取得成绩。

2006年6月,美国南卡罗纳州举行盲人门球世锦赛,每个洲派前三名参加。中国因为要举办2008年奥运会,自动获取参赛资格。

之前的2003年世界盲人运动会,我们作为亚洲老四也参加了,主要是去学习和适应盲人门球的新规则。可想而知,多数比赛我们都输了,只拿了第九名。冠军是西班牙队。

美国世锦赛的第一场比赛,队员上场就因紧张,导致违规扣分。刘教练把我从替补调为主力派上场。上场后,我发挥稳定,比分明显拉近。

我们一共赢了三场,阿根廷队、阿尔及利亚队、墨西哥队。

最后,立陶宛队冠军,瑞典队第二名,美国队第四名。我们只得了第十名。

这次比赛过后,我成为国家队的主力。进入国家队,就有希望冲击奥林匹克的最高荣誉。

过了一个月,2006年11月,我们去马来西亚参加第九届“远南”运动会,这次的强敌有韩国队、日本队、伊朗队。

韩国队的7号是长青树,到2019年亚锦赛,“7号”四十多岁了,还在参加比赛。但我们进步也很快,最终将韩国队杀退。

打败了日、韩,最后决战的对手是强大的伊朗队。我们心里有点慌,因为上届残奥会,伊朗队打进了前七。

与伊朗队的比分咬得非常紧,1∶1到3∶3,再到4∶4,最后打成平局。加时赛,我们先进一球,才赢了伊朗。

冠军!但这些只是热身,我们的目标朝着一个方向——2008年北京残奥会。

我的发球速度达到每小时120到130公里,超过了高速公路上的汽车

2007年,盲人门球队来了新教练,号称“魔鬼教练”的张教练。早上6点半跑步,7点半吃早饭,一天训练8小时,其中跑步8公里,打球300到500个。当天没有完成的课目,晚上7点半补课。

一天训练结束,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把脏衣服扔在淋浴房的地上,冲上水,踩上几脚,就拿去晒了。

最难受的是睡不着。因为累过了头,连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迷迷糊糊好不容易睡着,天又亮了。

每周总有三天在补课。我从90多公斤瘦到70多公斤,红烧肉一顿吃一公斤也没用。有队友说,这样训练下去,迟早要累死。

我悄悄去张教练的宿舍找他,说自己实在不行了,要求回去。张教练笑了笑,说为了北京残奥会,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我们的疲劳值达到顶峰后,训练开始减负了。先是晚上的补课撤掉。过了一周,早上的晨练也停了。我们也慢慢适应了高强度的训练,苦练三个月,水平显著提高。

我的发球速度从每小时90公里,提升到每小时120到130公里,这个速度要比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快了。

我的这个杀手锏,后来被外界称作是“旋风发球”。

中国队获得了残奥会盲人门球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终于盼来了2008年北京残奥会。

第一场比赛和美国队,10∶3,我们轻松取胜。第二场和加拿大队,11∶1,像大人打小孩。

第三场对瑞典队,我的脚踝扭伤了,但坚持到了最后,最终13∶5,我们赢了。比赛结束,我躺在担架上,由医护人员抬出去。经过检查,我是软组织受伤。

小组赛的第三场,我没有上。那场比赛,我们输了。

与芬兰队的四分之一赛,我带伤上场。这场比赛很关键。我打了封闭针,脚就感觉不到疼了。

开场后,大家太想赢,太心急,反而打不好球,一度以4∶2落后。落后之后,我们反而放开了手脚,打成6∶6平,最后以7∶6险胜。

这是北京残奥会上我们最激动的时刻,大家抱头痛哭。我们当初的目标就是杀入四分之一赛,这个目标已经完成了!胜利来得太艰难了!

半决赛打美国队,我们没有压力,也不紧张,很放得开手脚,比分2∶0领先。只要守住成绩,胜利就属于我们。

最终我们4∶0赢了。这样下去,拿金牌的赢面非常大。

总决赛与立陶宛队相遇。立陶宛在盲人门球比赛中还没有跌出过世界前三。比分一路并排前进,进入尾声,打成了8∶8。

谁进最后一个球,谁就是奥运冠军!

我们没有让中国观众失望。最后10秒,我一个“旋风发球”,9∶8,锁定胜局!

中国队获得了残奥会盲人门球项目的第一块金牌!这在亚洲盲人门球的历史上也是破天荒的,原来这个项目都是欧美队伍夺冠。

站在冠军领奖台上,虽然看不到五星红旗升起,但我听得到场馆内正在奏响《义勇军进行曲》。我跟着唱起来,唱着唱着,眼泪就下来了,喉咙就哽住了……

9月29日,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领导人向我们祝贺,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体温38℃也要参赛,让39℃的人休息

2010年,广州亚运会,我们已是奥运冠军,打日本、伊朗、韩国这些亚洲强国轻轻松松,赢球都是8个以上。

但在英国举行的世锦赛,我们打得非常吃力。决赛又遇上了立陶宛,我们输了9个球。原因是三个主力,有两个受伤——蔡长贵骨折,姚永全肩关节裂开,只有我一个主力上场。

2012年,伦敦奥运会,我们跌到了第六名。一是换了教练,需要磨合。二是主力蔡长贵眼睛发炎,高烧不退。不要以为盲人装上义眼,不会有影响。正是因为装了假眼,流汗多的情况下,眼睛就发炎了。

三是比赛的门球换了,变得更轻、更柔。2012年元旦我们就下单订球,直到6月才收到。只用了三个月新球,还不适应。

2016年,巴西奥运会,我和蔡长贵发挥失常,只得了第七名。

2021年,东京奥运会,我已是大龄运动员,主动提出让年轻人上,自己当替补。

但当时很多年轻队员都生病发烧了,怎么比赛啊。

教练让体温37℃的队员都上场。运动员们也很拼。人数还是不够,体温38℃的也坚持参赛,让39℃的人休息。

尽管我们的队员体力下降很大,但还是和巴西队一起冲进决赛,最后5∶6一球惜败,拿了亚军。

虽然是亚军,但我看到了中国新一代盲人门球运动员的实力。

早上去时,体重是84公斤。傍晚训练结束,只剩下80公斤

人们只看到我们光鲜地站在台上拿金牌,但金牌背后都是付出。别人减肥0.5公斤都难,作为运动员,我们的体重一天内会经历过山车一样的变化。

早上去时,体重是84公斤。傍晚训练结束,一称体重只剩下80公斤。一天掉了4公斤。

再比如,运动场门口放了一个桶。我脱下衣服,将汗水拧到桶里。一天训练下来,桶里有半桶水了。

我遇到的好教练不少,每个人风格不同,对我的帮助都非常大。

刘教练是打排球出身,他教我将技术练扎实。

王教练教我练投掷力,把力气练上去,练到极致,速度就来了。

傅教练教我们练跑步,增强体能。

张教练要我们每个动作都反复训练,做到稳定和精准。

现在的我,除了每天训练,也协助主教练带新队员,我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希望他们在接下来的杭州亚残运会上,取得好成绩!

上帝关上了一扇窗,而门球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

金庸写《射雕英雄传》,当里面的江南七怪被烟雾包围、看不清方向时,是盲人柯镇恶带着众人逃离。可见金大侠是懂盲人的。

在门球场上,我们不看球,但可以听风、听球,凭感觉知道球在哪里,球的速度是多少。

经过门球场的刻苦训练,我练成了非常好的听力。我可以在办公楼里走来走去,行动自如,不认识的人根本看不出我是盲人。

上帝关上了一扇窗,而门球打开了一扇门。

我能听墙,知道墙在那里;也能听门,知道门是关,还是开着。

2005年,我到塘栖盲人门球基地打球,我的女朋友陈桂华也到临平打工。2006年,我们结婚。我向她承诺,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的。现在,我们的宝贝儿子也长大了。

我的父母还在老家务农,他们不懂门球,只有我母亲看过一场我的比赛。但儿子找到了人生位置,不只有了饭碗,还为国家、为家乡争了光,他们心里很骄傲。

我是盲人,但我热爱运动,喜欢接触外面的世界。虽然我看不到,但是我有听觉,听到外面热闹的世界,我会激动。我有嗅觉,闻到花香,我会心醉。

我还特别喜欢音乐,训练之余,我就弹吉他、唱歌。我也没忘记以前学的推拿技术,一有机会就为周围群众服务。

残疾人或许身体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缺憾,但我们从不缺乏直面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