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区蝶变“新”家园

今年240个民生实事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

2023-10-12

青年路社区

上保社区北山托育中心

望江清泰南苑

湘湖大食堂

红梅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

翠苑一区 本版图片由市建委提供

记者 陈佳璐 王昭奕 通讯员 杭建宣

“小切口”撬动“大民生”。

5年时间,1123个老旧小区实现了“逆龄生长”:墙面刷新、保笼拆除,小区面貌靓了;拓宽道路、划定车位,基础设施强了;开办食堂、一键寻医,居民生活美了……

98.8%的旧改支持率、93.2%的旧改满意率。这是杭州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交出的高分答卷。

“安居才能乐业,老旧小区改造是杭州持续擦亮‘幸福示范标杆城市’金名片的有力抓手,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实事工程。”市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杭州将旧改这项民生实事与“匠心提质绣杭城”专项行动相结合,着力补齐社区公共服务短板、持续完善旧改制度体系和项目管理机制,截至目前240个民生实事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已全面完成。

从“创建示范”到“全域提升”,一个个老小区“旧”貌焕“新”颜,一位位“老”居民过上“新”生活。

以人为本 焕新需求

点单式改造实现“改什么、怎么改,百姓说了算”

“活动空间太少,想要一个小公园”“电瓶车没有地方充电”“建一个社区活动中心,让老人家唱唱歌跳跳舞”“上下楼太危险了,装部电梯吧”……

热烈的讨论发生在上城区青年路社区的一次旧改民情恳谈会上,大家的意见都指向了“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的短板。

涉及5600户住户的青年路社区旧改并非一件易事。“居住在这里的老百姓是对小区情况最了解的,旧改要想直击‘要害’,必须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和意愿。”湖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游广敏说,街道先后组织社区居民开展了4次民意调查、2次民情恳谈会,在收集居民意见后,青年路社区列出了30项旧改项目清单,重点就聚焦在了“拆改腾挪”上。

通过拆除保笼、利用“碎片空间”改建社区口袋公园、置换闲置仓库打造“幸福邻里坊”,越来越多的老住户走出家门,来到邻里颐养园、多功能大厅、茶坊和书吧,听相声、看越剧、话家常。

一项项幸福宜居的旧改举措也改到了上城区彩霞岭社区居民的心坎上。

“我住在平安里小区,以前小区围墙很多,绕来绕去老迷路,现在围墙拆掉了,去贴沙河绿道可以直接从小门走。”家住上城区彩霞岭的吴奶奶习惯于晚饭后带孙子去绿道散步。

“十门三关一口井,三山六岭九条街”之一的彩霞岭社区因为历史因素,小区之间围墙众多、道路狭窄,社区公共空间也严重不足,“没有正规的消防通道,一旦着火消防车很难进小区。”彩霞岭社区相关负责人说。

趁着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彩霞岭社区拆除了12个小区之间的围墙,坑坑洼洼、崎岖狭窄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消防通道,杂乱的电线杆随着“上改下”也拔掉了。凭借“拆、改、腾、挪”深度挖潜存量空间,还一口气扩建了7个社区公园、1个一站式邻里中心,打造了老年食堂、幸福学堂、文化家园等社区活动场景。

改不改,百姓说了算;改哪里,百姓拿主意;改得怎么样,还是百姓来评价。这是杭州旧改一以贯之的原则。

“我们坚持以百姓需求为核心,以‘民声’定‘民生’,将‘群众想什么’与‘政府干什么’精准对接,推动人居环境品质大提升,让美丽家园幸福生活看得见摸得着。”市旧改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老旧小区改造实行“点单式”改造,居民提需求,政府出方案,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一区一方案”的改造模式,“改什么、怎么改,百姓说了算。”

老小区焕然一新,美丽家园的新生活变得触手可及。

自2019年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以来,杭州累计新增养老托幼、文化活动等公共服务场地约15.3万平方米、健身活动场地及设施约13.9万平方米、无障碍及适老性设施改造3986处,盘活各级企事业单位存量用房324处、约9.6万平方米。

攻坚克难 建章立制

党建统领破解 “旧改难点、堵点、痛点”

旧改进入“深水区”,一系列“老大难”也浮出水面。

“我们通过回购、回租、置换等手段将国有闲置空间改建成社区公共空间,然而这些社区配套用房的产权模糊不清,对于社区长效运营是个隐患。”当这个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破难的主题教育蹲点调研座谈会上被提出,立刻引起了各社区代表的共鸣。

一边是居民对优质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一边是旧改项目配套用房的办证困境。面对“急难梗”,市建委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研判,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对策建议,以确保社区配套用房“姓公、为民、惠民”为前提,相继印发《杭州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区配套用房产权办理办法(试行)》《关于杭州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社区配套用房产权办理的补充规定》,明确规范旧改项目社区配套用房产证办理的范围、要求、途径以及流程,为旧改项目社区配套用房办证“保驾护航”。

有了办法试行,上城区采荷街道青荷苑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原为社区非机动车库),办出了全市首本旧改项目社区配套用房产权证。全市各街道、社区也迅速开展办证工作,截至目前,共有83个项目完成配套用房产权证办理。

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头万绪,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的修补完善,也包括社区文化等软件的塑造提升。如何把方方面面的工作“一揽子”抓好,再逐个突破难点、堵点、痛点?

党建统领是关键。

“以党建统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是杭州旧改的有力举措和突出特色。”市旧改办(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党建这个切入口,将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琐碎事、烦心事、疑难事持续深入推进,办成了一件又一件好事、乐事、喜事。

从2019年至今,一系列旧改工作的制度规范持续发布,形成了旧改工作的“杭州模式”:《关于以党建引领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指导意见》从规范性文件层面确定党组织在小区治理中的领导地位,推动旧改党建阵地凝聚“向心力”;《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给旧改工作提供明确的政策支持,强化了要素保障,规范了改造范围和改造流程;《杭州市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管理办法》为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用好旧改党建“小支点”,撬动居民生活品质“大提升”,让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基石更坚、成色更足。

居民自治 数智赋能

长效管理激发“老旧小区可持续生命力”

旧改不是“一锤子”买卖,谋好运营管理的“后半篇文章”很关键。实现长效管理的“方法论”就蕴藏在“党建引领、数智赋能、居民自治”的共建共治共享路径和“政府主导、社区运用、居民参与”的治理模式中。

拱墅区艮园小区为了推进旧改工作,推出了“居民诉求单”帮助居民解决旧改中遇到的问题,组织“红马甲”监督巡逻队网格化管理,目前已解决居民诉求292件,拆改保笼2464只,“红马甲”监督巡逻队发现问题106处,立改81处,调解施工方与居民矛盾纠纷60余起。

智慧化社会治理平台更是实现了长效管理全覆盖的可能性。

在萧山区振宁社区,从居民到社区工作人员,人人都离不开“宁聚蓝”智慧治理平台。

“如果说以前的基层社区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有了‘宁聚蓝’就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振宁社区工作人员解释,“线上大数据”+“线下网格化”有机融合,建立了从党组织全覆盖到治理全覆盖的网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小区、相关单位、社会组织等为单位,将辖区划分为若干片区大网格和便民小网格,实现党建工作与社区治理无缝对接。

走进西湖区求智社区的会客厅,可以看见一排共享柜——通过“乐居求智”小程序“一键用柜”与其他居民以物换物,实现闲置物品的互换。会客厅的直播厅也不定时有居民直播书法、绘画等才艺,“我直播的时候观众还不少呢!”书法爱好者孙大伯说,“不仅玩得开心还能获得积分,可以给孙子换棒冰吃。”通过“乐居求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或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可以在社区合作的商家兑换商品,实现良性互动。

物业管理缺失一直是老旧小区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杭州早在2019年就出台了《杭州市老旧普通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补助资金管理办法》,鼓励引导老旧小区引进专业化物业企业,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促进全市老旧小区物业服务提档升级。

“临安区锦城街道就有79个老旧小区没有物业,我们的目标就是‘无物业小区清零’。”锦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创新打造“幸福来临 e锦小二”大物业服务品牌,把无物业管理的“小散型”老旧小区整体打包给物业公司,完善“小区联合党支部+物管会(自管小组)+规范物业”的“三联”工作机制,以区块化老旧小区改造为牵引,切实改变了79个老旧小区多年无物业现状。

党建统领奠定了长效运营的基础,数智赋能实现了治理网络全覆盖,居民自治则充分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随着一个个旧改社区精彩蝶变,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逐渐打通,杭州又面临着更高目标、更严要求——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发布,确保2025年底前全市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实现“应改尽改”。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是杭州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的必然要求。”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聚民意、解民忧、汇民智,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把老旧小区改造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全力以赴高质量推动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