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必须管 童不必“厌”

2023-07-28

本报首席评论员 徐迅雷

近日,知名作家苏小懒在乘坐广州至珠海的动车时,孩子安静坐着,却被乘务员两次提醒“管好孩子”。她感觉被冒犯,在12306上进行了投诉,呼吁公众对婴幼儿家庭要有包容度。

这事冲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一个背景是,近期高铁等公共场所“熊孩子”事件频出,公众对此高度关注;同时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厌童症”,就是讨厌那些在公共场所“很熊很讨厌”的儿童,甚至上升到了思想心理的层面,变成了一种心理言行症状。

对于人类而言,“熊孩子”是一种客观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不能“一刀切”地统称为“熊孩子”。还在襁褓中,还要喂奶的婴幼儿,哭闹是天性,而且难以避免,这个可不能说成是“熊孩子”。到了幼儿园阶段,有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的过分表现,就可以归为“熊”。而小学阶段的“熊”,就从无知进入有知阶段了。到了初中,儿童成为少年,“熊”的趋势就减少了。

公共场所出现“熊孩子”,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客观存在。首先这不是苦大仇深的事,双方要相互体谅、相互尊重,因为尊重都是相互的。人们相互之间如果越来越没有同情心共理心,而是越来越有暴戾之气,那一定是很糟糕的情景。

我坐高铁,就遇到过后座的“熊男孩”,估计4岁左右,两个小时里不停地在座位上爬上爬下爬前爬后,对前后左右都是干扰。我转身默默地看到,男孩是父亲带着的,父亲处于半睡不睡状态,始终不吭声不制止,孩子爬到他身上,小脚都踩着他的肩膀往上爬了,父亲也习以为常,只顾自己似睡非睡……孩子一次次爬到我座位靠背上,干扰确实很大,我觉得忍一忍也能过,换作不客气的乘客,发生争吵也完全可能。

公众产生“厌童症”情绪,也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从诸多网络短视频中可见一斑。但是,所谓“厌童”,大多并非讨厌小孩,而是讨厌不作为的父母家长。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放纵,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比如有个视频,说的是在影院看电影时,一个大约五六岁的“熊男孩”,长时间在第一排前的空地上蹦来蹦去,简直不是来看电影而是来“蹦迪”的,大人始终没有出面管一下孩子。所以,孩子的“熊”,也不只是孩子的事,更是父母家长的事。如果真的只是“厌童”——讨厌孩子,那就是“厌”错了对象。

“熊”必须管,童不必“厌”。如果从小就放任孩子去“熊”,越到后面越难改。父母要从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基础文明就是要从小开始教育熏陶的,不能是幼儿园不学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却去学小学的知识;而小学学初中的,初中学高中的,高中学大学的,到了大学躺平不学了,要重新回头去学幼儿园的基础文明——那岂不是另一种“颠倒歌”?

构建儿童友好的社会、完善母婴友好的空间,这是公众的共同责任。大家可以多想想办法,形成合力。比如,列车能否专门设立“母婴座位”“亲子车厢”?如今许多公共场所都设有“母婴专间”,可资借鉴。至于作家苏小懒的“投诉”,似乎也有点过,乘务员提醒“管好孩子”本属于职责,只是方式方法有些不妥而已。试想,如果车厢里出现“大闹天宫”的“熊孩子”,乘务员却放任不管,那要被多少人投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