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且留下

2023-07-17

(紧接第1版)2021年引种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中华水韭,已迁地保护成功。

西溪湿地的管理者们有一种理念:生态保护,要有一种“代入式”的思考,比如要想保护鸟类,那就要从鸟的角度看问题。

2018年之前,莲花滩只是一个杂草丛生的滩涂。为了给鸟儿打造一个觅食嬉戏的空间,西溪湿地扩大了浅滩面积,清除外来物种,种植上茂密的水生植物,将观鸟楼隐蔽在竹林之后——让鸟不见人迹,留足“安全距离”。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党工委委员、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想是西溪湿地建设的亲历者,对于湿地保护的故事,他如数家珍:“比如白鹭,它的喙就这么长,水太深的话它根本就吃不到东西,所以我们提出了要有大水面,也要有浅滩,要给鸟类提供能够捕食、下蛋、繁衍的地方。”

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是西溪湿地保护发展和管理利用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核心命题。

2022年年底,中共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工作委员会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正式揭牌,新机构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委托西湖区委、区政府管理。

专业的事让专业的人来干。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党工委委员、服务中心主任陈琳介绍:“西溪湿地管理机构以‘一个湿地公园、一个主体管理’为原则,实现西溪湿地公园保护、管理、经营、研究一体化。同时,西湖区、余杭区共同组建西溪湿地公园运营管理公司,进行统一运营管理。”

“十八里云山半韵城”,新的管理机制开启了这片葱茏大地保护和管理的新篇章。

生产生活的“诗意”

——“人家有幸住西溪”

南宋张道洽有诗云: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使得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的多重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乘坐的游船从深潭口码头出发,碧波荡漾起盛夏的气息,39岁的蒋晨杰侃侃而谈,他是西溪湿地的原住民,见证过湿地的衰败和重生。2005年,蒋晨杰以游客身份回到曾经的家园,他看见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自由嬉戏;漫步在游步道上,两岸是葱茏绿意……

“公园呼吁我们‘原住民’回到曾经的家园工作,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蒋晨杰说,不为别的,就为了水乡人的一份执念,在这里,他成为一名车船长,向往来游客讲述着西溪湿地的“前世”和“今生”。

春有微波如皱,夏有一池芙蕖,秋有火柿映波,冬有曲水寻梅……这些令人神往的景致和底蕴深厚的文化,成为“西溪人”传承乡土记忆、实现生活跃升的最大底气——

端午龙舟赛、火柿节、花朝节已成为有影响力的文旅IP;西溪小花篮、蒋村炝柿制作工艺、哑目连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正被挖掘和保护。

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省级传承人洪立萍说:“现在西溪周边学校的孩子们都在学习编小花篮,我们结合环保理念,创作了老百姓喜欢的竹编手工艺品。”

河渚街上,“杨先生的麻花”糕点铺很是醒目,在西溪湿地的这些年,这家小店“因地制宜”,研发出诸多具有江南特色的糕点——适合老年人的“紫米味芡实糕”,适合年轻人的“肉松雪花酥”……2022年,“杨先生”成为杭州第19届亚运会官方糕点食品供应商,和其他西溪湿地的传统“滋味”一起,将带给全球的食客以不同的体验。

河渚街口的“西溪湿地文创旗舰店”,更是以湿地文化为题开发文创产品,“且留下”马克杯、“柿柿如意”口红等网红产品,广受好评。

据统计,自2005年开园以来,西溪湿地累计入园游客已达5900万人次,直接带动了近5000人就业,其中约70%为原住居民。累计营业收入达24亿元,对促进周边地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烟火藏诗意,共富在家乡。这方故土,不仅描绘着繁荣的生产图景,更滋养着美好的生活画卷。

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考察时强调,湿地是“地球之肾”,湿地开发要以生态保护为主。要让湿地公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的绿意空间。

这一方绿意空间,对城市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城市之肾”,西溪湿地承担着杭州城西水体的汇集和净化功能,像“海绵”一样,在洪水期起到滞洪作用,减少了城市内涝的发生;同时,湿地缓解“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的效果也非常明显,据监测,西溪湿地可对其周边约15平方公里地域起到降温0.5℃—1.5℃的作用。

除了城市生态保障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让“原生态”成为“新生态”。

陈琳和我们介绍了一座古桥——通元桥的故事:“它自古以来都是西溪人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是当地村民通往杭徽古道、灵隐寺的上香古道,见证着村民们对传统的坚守和守望相助的民俗。但它年久失修,当地村民希望我们把桥保护起来。”

经过反复的论证研讨,管理部门尊重民意,对这座小桥进行重建,让桥的历史、桥的故事得以延续。陈琳说,保护本土文化、自然文化、农耕文化,就是保护西溪的根。

当前,西溪湿地一方面抢救性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恢复秋雪庵、西溪草堂等45处自然人文景观;另一方面,重视实践利用,发展生态旅游,和市民共享保护利用的成果。

2020年10月,西溪湿地将免票开放区域由原来的2平方公里增加到5.79平方公里,最大程度地“还景于民”,并实现了一张票通游、一艘船通航、一条路线通行、一辆电瓶车通达和一路数字公交通联的五项惠民成果。

游罢西湖,再游西溪,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乘坐摇橹船,可尽情感受古人“短棹穿芦碕,四面都是水,屋在芦花上,船入芦花里”的闲情逸趣。

芦白柿红、桑青水碧、鹭舞燕翔,城市、人民、湿地共生共荣,新时代的“西溪且留下”正在我们面前渐次书写。

发展的“诗意”

——书写新时代的“西溪且留下”

西溪且留下。

留下什么?无疑是一个时代之问。

2022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留下”二字的分量深沉,它是发展模式的沉淀,也是面向未来的嘱托。

让家园变成公园,让生态助力生产,在湿地的保护与利用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西溪湿地用20年,探索出了第一个“留下”的答案——

刘想介绍,西溪湿地的发展,以湿地公园为“玉”,以湿地周边区域的开发和保护为“金”,通过“赋金于玉”实现“金玉成碧”,带动湿地公园“金镶玉”组团发展,实现旅游、求学、居住、创业等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

这种以公园和绿地设施为“绿色引擎”的城市开发模式,被称为“西溪模式”,即“POD”(Park Oriented Development)。

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江山舞认为:“西溪湿地最有价值的地方,是探索了从‘湿地公园’到‘湿地公园型城市组团’再到‘POD发展’的转型之路,依托湿地衍生业态,形成西溪经济圈、文化圈和生活圈,生产、生活、生态三个空间有机融合,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成为杭州的一个新增长极。”——这片绿意盎然的湿地带动区域发展吸引了浙江大学、阿里巴巴总部、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之江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先后进驻,融合效应日益显现。

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杭州市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建华说:“‘西溪模式’的精髓,就是立足国家湿地公园定位,坚持积极保护方针,实现了保护与利用相统一、人与自然相和谐、历史与现实相交融。今年4月,市政府批复了新一轮《西溪湿地周边地区景观控制规划》;我市还建立了西溪湿地保护基金,计划2023—2028年每年投入2亿元,专项用于保护管理、监测研究、科普宣教等工作。同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和新的《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施行基础上,今年5月《杭州市湿地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杭州13.43万公顷湿地有了法律‘护身符’。”

相携相融,和而共生。

第二个“留下”,则要“走出西溪看西溪”,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宏大命题——

站在城市视角,杭州正以西溪湿地为起点,往西串联起和睦湿地、五常湿地、南湖、南苕溪、青山湖湿地等,为城西科创大走廊构建了一条“湿地湖链风景路”。

站在全国视角,杭州西溪湿地智治中心已获国家林草局批复,并计划在杭州亚运会之前推出。该试点项目将通过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双向实时交互,以数字化手段,科学回答西溪湿地保护与利用平衡的时代命题,并带动全国82家国际重要湿地向数字化保护管理转型,成为讲好中国湿地保护故事的重要数字窗口。

站在全球视角,西溪湿地正实现模式的“出海”,在全球湿地治理语境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国际湿地公约原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说:“西溪湿地综合保护的宏大工程,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国际湿地公约现任秘书长穆桑达·蒙巴称赞西溪湿地“生动展示了城市湿地是如何得到保护,并为城市注入生机活力”。

当下,杭州正积极创建“国际湿地城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全力推进国际湿地城市创建,更好地呈现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和人间天堂的别样精彩,以“湿地水城”展现“杭州之美”,以“诗画天堂”彰显“浙江之韵”。

山水相依,景城交融。

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让西溪湿地的“诗意”浸润城市品格,引领我们挥洒出更绚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