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
嘉祐二年(1057),年过花甲的梅挚(994-1059)出任杭州知州,宋仁宗亲自为他作诗、饯行。《赐梅挚知杭州》中的这两句诗,也成就了西湖边“有美堂”这独特的文化符号。
梅挚,字公仪,北宋成都府新繁县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史书记载,他为官清正廉洁,光明磊落,公忠体国,从不阿附权宦,敢于直言进谏——庆历年间,伊、洛暴涨,浙江溃防,黄河决堤,他劝皇帝“躬责修德”。在官吏的任免上,他也敢于仗义执言,使之处理得当,而且才智敏捷,博学多闻,深得人心。
梅挚出任地方官时,很能体察百姓疾苦。在滑州,每年治河工程浩大,原先都是征调百姓。梅挚来后,抽调驻守滑州的兵丁代替百姓治河。有一次河水大涨,梅挚率领部下日夜督修堤岸,防止了水患。
宋仁宗和他君臣相谐,曾褒奖他“言事有体”。宋仁宗赐诗,勉励梅挚到杭州后,要分担皇帝的忧愁,获取百姓的颂扬。梅挚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便根据此诗第一句“地有湖山美”的意思,在杭州吴山修了一座有美堂。站在有美堂的楼上,如果面向东南,能看见舟楫在钱塘江上穿行;如果面向西北,万家灯火尽收眼底。
欧阳修曾为有美堂作记,其中有:“有美堂者,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尽得之,盖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又尽得钱塘之美焉。”并由蔡襄书写,刻石于堂上。苏东坡等大家都为有美堂写有诗文。
蔡襄书写的碑文落成后,被欧阳修称赞为“清慎好学”的梅挚在同一年过世。在漫长的岁月里,有美堂与蔡襄书《有美堂记》碑文早已湮没,但关于有美堂的往事却一直为人传颂。(普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