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涂玥 临平微融圈 罗敏琦 柴媛媛)“我种了20多亩土地,有1300余棵枇杷树。往年每棵树能有50斤的产量,今年最多也就20斤。”随着枇杷成熟季的到来,家住临平区塘栖镇塘栖村的果农蔡洪海开始忙起来了。虽然今年枇杷产量减少了,但蔡洪海还是干劲十足:“产量少也有少的‘好处’,每株结的果少了,口感和品质就更好,价格也比往年更高。”
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的强冷空气,影响了枇杷二次开花,导致今年塘栖枇杷的产量下降。塘栖镇区域发展办公室副主任马正荣说:“今年枇杷产量预计有2200吨,相比往年减少了一半,价格自然也要高出些许,但人们对枇杷的期待丝毫未减,这样一来果农们的收入与往年相差不大。”
眼下,枇杷虽未正式上市,但果农们已收到了不少预订单。“我已经接到了70单预订,总量差不多5000斤。”这几天,蔡洪海忙着组织工人采摘枇杷,要为消费者送上一口期待的香甜,他说:“我的枇杷预售价是每斤30元左右,今年收入估计能有近15万元。”
比起露天枇杷的“减产涨价”,大棚枇杷“发挥相对稳定”。在塘北鲜果的枇杷大棚里,一棵棵枇杷树上挂满了乒乓球大小的果实,每颗枇杷表面“标识”——小麻点也蛮均匀,工人们正忙着在树丛间来回穿梭精挑细选。目前,该批大棚枇杷的成熟量大约在8%,预计产量为7500公斤,相比去年略有提升。
为推动产量与品质双提升,塘栖镇在“黄金果”上下足了功夫,不仅持续增设露天种植区,更大力推行大棚培育技术,将传统种植的“靠天吃饭”转变为“稳增长”。眼下,果农们不仅忙于当季采摘,还在赶工种植新的枇杷树苗,为来年种下“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