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奔腾建材制品有限公司鸟瞰图。
工艺员现场制作试块。
记者 陶钰 黄蓉萍 桐庐微融圈 袁静文
从原材料进场和质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管控到工地施工服务全过程,在中控室可一目了然,动动鼠标便能“管着”整个厂区……如今,这是在浙央企浙江三狮南方新材料有限公司旗下桐庐奔腾建材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桐庐奔腾”)数字化生产的日常景象。
今年以来,该公司围绕绿色转型,打造了小区域混凝土企业优化升级的标杆——新项目投产以来,设备产能增加50%,经营性净现金流同比涨幅174%,年净资产收益率(年化)28%。
“数智”升级助力降本增效
通过混凝土装料线上方的LED大屏,“候场”中的混凝土搅拌车司机皇甫祥平根据系统提示,将车倒至装料口下。他则下车拐至一旁的机房,用微信一扫二维码,发货单便立马自助打印。“方便得很!”此前,皇甫祥平都是要绕远路跑一趟调度室,才能取到发货单。
更方便的体验感还在于,他一上车,系统已提醒他混凝土装料完成。挪车些许,周边的26个喷淋头同时启动,为刚完成装料的搅拌车轮胎、车身、尾斗进行全方位“淋浴”。
整个过程不超4分钟,高效的背后是“云”系统的提前“精准备货”。早在前一天,中控室内的工作人员会轻点鼠标下达生产指令,将水泥胶材、砂石骨料、水和外加剂等原材料按特定比例设定好配合比。当指定车牌号的混凝土搅拌车进入加料口时,系统会进行自动装料。
“你看,偌大的生产线无人在现场作业,但生产效率却提升了3倍。”该公司总经理丁高明介绍,如今的建筑行业早已不再是外界普遍认为的劳动密集型、粗放式发展模式,通过数字化管理,推动智能化、绿色化生产,实现降成本、增效益“双丰收”。
据介绍,该公司是桐庐县最早成立的混凝土生产企业,2013年初经联合重组,成为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基层企业,也由此从民营企业转型为国有控股企业。今年年初,桐庐奔腾投资超亿元,在江南镇珠山村完成了年产135万立方米商品混凝土的绿色转型,并充分利用三狮材料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力量,从设备投入、工艺技术改进等方面入手完成“数智”升级,可精准控制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混凝土试块有了“身份证”
在试块成型室,工艺员正对桐庐大联区块(石马边)安置房工程的混凝土进行取样,现场制作试块,并在试块上面嵌入二维码标签。标签如同试块的“身份证”,显示试块的批次号、编码、龄期、项目及部位等专有信息。在试块成型进入养护室的第3天、7天和28天,试块员会分期对其进行测试,检测数据也将同步传输到上级公司技术中心。
“该试块二维码系统由我们区域公司自主开发,工艺员取样时拍照获取当前混凝土信息,并按照塌落度扩展度实验的结果按需制作试块,生成打印标签。同时,从取样到送检,全过程留痕的标准化操作也确保了试块数据的实时性和真实性。”
此外,该公司利用混凝土污水回用处理系统对废料砂石进行分离,入库输送系统或回收料进搅拌楼输送系统循环利用,泥浆水也全部通过污水利用系统实现100%回收,不仅做到了零排放,还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你看,只需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实时掌握洗车、浆水浓度、浆水使用等各种数据,能随时查询环保设备使用情况。”在三级沉淀池旁,丁高明算了一笔账,加上覆盖整个厂区的雨水收集系统,项目正式投产以来短短4个月节约砂石2600吨、回用污水近2500吨,节约成本近7万元,预计全年可节约成本70万元。
截至目前,桐庐奔腾拥有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1项,先后承接了高铁站桐庐东站、韵达全球科创中心、申通国际总部等当地和周边一大批重点项目和优质工程,全力服务杭州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