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州高新区临杭产业新区的通航智造小镇。雷甸镇人民政府供图
记者 沈晓颜 通讯员 潘江伟
“高新区临杭产业新区成立后,不到两个月时间,新申报的省级科技型企业就有30家,新申报国家级引才计划20余人。”近日,德清县雷甸镇党建办主任兼经发办副主任高嗣儒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据,彰显了这个新区蓬勃的发展态势。
今年2月,作为德清融杭的“桥头堡”,雷甸镇依托原有的临杭产业园,与湖州莫干山高新区通航产业园区合并为“高新区临杭产业新区”,进一步发挥临杭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撬动德清县域经济大发展。
专注实体经济 保持产业发展定力
2022年,雷甸镇财政收入13.24亿元,在湖州市排名前列,德清县第一。雷甸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海荣说,“这一数据的背后是雷甸几十年来对实体经济、产业发展、经济跑道的专注。”
“新区整合了临杭产业园和通航智造小镇等多方的产业发展能量,既有鼎力机械、天马轴承、南元泵业这样深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行业翘楚,也有浙江大学德清涡轮研究院、中航通飞研究院等这样的科研院所蓄力。”雷甸镇党委委员陈永良说。
新区成立后,雷甸镇第一时间组建了一支招才引智专战队,重点招引高端装备、新型材料、泛航天等链主型配套项目,构建专班化全员服务体系,实施全流程一键式代办服务,缩短审批时间,保障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目前,在手在谈产业项目11个,人才项目3个。
在浙江立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总经理方宁象踌躇满志,将今年的销售目标定为7亿元。“当前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去年得益于当地政府牵线搭桥,4名乌克兰籍专家顺利到岗,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的科研实力,再加上新建厂房迅速投产、释放产能,我们牢牢抓住了发展机遇,年销售额达5.6亿元,同比2021年增长了几倍。”
“实体经济是雷甸的优势,也是根脉。”雷甸镇党委书记陈奇说,新区成立后,将继续发挥高空作业机械生产企业“未来工厂”这样的典型示范,持续培育企业发展,有效挖掘潜能,推动平台能级提升,助力产业升级发展。
服务企业、人才 打造开放包容新区气质
在雷甸,有着一个不变的“二八定律”:80%的规上企业是杭资企业,20%的企业员工定居杭州。这种独特的地区发展形态,对新区的交通规划、人才配套、政府服务等提出了更精准的要求。
2021年7月,浙江海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试验基地在通航智造小镇正式开建。“厂房刚建设的时候,我们每次进来都要路过一段约3公里长的泥路,路面颠簸不平。”企业负责人俞莹回忆,“将这一问题反馈给园区管委会后,原本七八个月的道路建设工期,压缩到了3个月完工,等于专门为我们企业紧急铺好了一条柏油大路。”
“在新区,我们一步步从小微企业走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从最初的年产值4000万元上升到今年预计的 8000万元。目前企业正在谋划上市。”俞莹说,事实证明,选择德清,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王海荣告诉记者,目前雷甸常住人口约8万人,其中外来人口4万多。“政府的服务,除了面向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更重要的一块是服务好辖区内的新居民群体。今年,我们将成立一个全新的企业服务中心,针对务工人员在雷甸较多的省份,实现就学、求医、户籍证明、社保转接等多项政务服务的跨省通办。”
统筹园区、城镇 融出发展新格局
以东大港为界,曾经的雷甸镇被一分为二,西面工业园区厂房林立、车水马龙;东面镇区商业服务配套则略显欠缺。“新区成立之后的任务之一,就是实现厂镇融合,让原本被‘割裂’的发展形态实现融合,不断完善城镇的基础设施、商业服务等配套。”陈奇表示。
今年,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启动平台能级提升行动,其中在临杭产业新区上投资30多亿元,实施雷甸镇基础设施提升、通航智造小镇人才公寓提升改造、通航产业园安置小区、邻里中心等工程。仅道路维修和新建就有24条,进一步完善交通路网,打造镇域交通循环圈。
在高质量发展中,新区也积极增进民生福祉。根据规划,将坚持“园区、城镇、乡村”三大模块建设协同发力,融合发展。园区建设上,重点推进光辉区块产业园道路及雨污管网建设,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道路提升工程,合理配置高标准停车场,切实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城镇建设上,高质量推进304省道、杭州“二绕”到启航大道沿线立面改造和景观提升,启动城镇门户、公园、文体中心、游步道、农贸市场等项目建设。
陈奇表示,接下来,新区将抢抓产业大提升、基础大投入、社会大治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十条”为准则,高质量打造临杭产业新区,争做融杭经济“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