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目标 传递出积极信号

2023-03-07

本报评论员 王俊勇

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将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经济增长目标是一个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展现经济运行方向。保持合理增速能够改善民生福祉,提高居民收入和企业利润,有利于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提振发展信心。

对于我们这么大体量的国家来说,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十分重要。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就要求我们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引导各种资源全力以赴拼经济,持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5%的经济增速目标,既展现了积极的信心,又完全符合实际。最近几年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但是整体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我国经济已经呈现出喜人的复苏态势,春节期间各类消费火爆就是生动体现。国际社会也纷纷看好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日本野村证券、美国高盛集团等国际金融机构,也纷纷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上调至5%以上。可以说,5%的经济增速目标,符合发展规律,体现了谨慎的乐观,完全有实现的可能性。

经济发展,既要考虑速度,更要关注质量。保持5%左右的经济增速,更要实现质的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再加上今年世界经济形势并不明朗,这就要求今年的经济增长更加注重内生动力,不搞“大水漫灌”,应该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稳健中释放经济增长的韧性与活力。

确保实现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就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各项措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针对民营经济的奇谈怪论。这些荒唐的言论不仅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常识,更涉嫌违反中央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要完成今年的经济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必要再次强调我国有关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消除针对民营经济的偏激言论,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平等发展。

接下来,我们就该紧盯目标,奋发拼搏,在新的阶段开好局,用高质量发展为未来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