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琳君 摄
本报讯(记者 石慧 通讯员 赵一怡)这几天,在绍兴诸暨市岭北镇岭顶村礼户自然村,一盏盏棚灯组成的“红色星河”点亮村落,让人如临旖旎梦境。
夜幕刚落,家家户户举着自己制作的棚灯,穿梭于村落之中,祈求新一年的好运。棚灯所到之处,尽是“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盛景。在其间行走,脚步都会格外的雀跃,热闹的氛围渐入佳境。
棚灯带来的年味,是数百年传统文化积淀的醇厚滋味。据介绍,礼户棚灯又名太平灯,最早可追溯至南宋嘉定年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目前,棚灯已被列入绍兴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棚灯由7盏小灯组成。” 岭北镇党委委员章旦介绍,大人拿着的灯也叫七星灯,有七星高照的意思;小孩手里的灯叫子孙灯,寓意子孙满堂。在她看来,这种特别的仪式,承载着记忆中的浓浓年味,也是当地文化中璀璨的一笔。
棚灯的制作有不少讲究。从画样板、备纸到雕刻、胶圈,需要二三十道工序。每盏棚灯都有36个角,寓意“六六大顺”。棚灯四面中间,一般刻字和画图,如吉祥如意、四季平安、状元及第、财源广进等。一般来说,完成一盏最简单的刻纸棚灯需要3到4天。
据了解,礼户棚灯只逢闰月年才举行灯会,因为这一年农时较长,制作棚灯既不会耽误农时,还可以将多出来的时间用来迎灯祈福。在村民心中,迎棚灯不仅寄托着新年愿望,也能凝聚人心。元宵节过后,这些充满祝福的棚灯还会赠给亲朋好友,延续这份浓浓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