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4年,杭州将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10分钟健身圈”

城市空间“边角余料”变为全民健身“金角银边”

2023-01-23

记者 王昭奕 任彦 刘园园/文 张之冰/摄

“家门口终于有健身场地了,我经常带着邻居们一起,做做有氧操、跳跳拉丁舞。”拱墅区大关街道东二社区东五苑居民李雪花是一名健身教练,除了就职的健身房之外,她大部分的时间都“耗”在了楼下的健身广场里,“春节后,我还打算开几节公益课,让大家‘大吃大喝’后动一动。”

这个近3000平方米的东五苑健身广场如今已是500多户东五苑居民的“热门打卡点”。

“原本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公园,没有体育设施,在去年的旧改中,不少居民向我们反映,希望能增添一些运动场地。”东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包立飞说,借助老旧小区改造的东风,将原本闲置的空间重新设计规划,划分不同的功能区,设置了健身跑道、健身器材以及4片羽毛球场、2片乒乓球场。

“寸土寸金”的城市空间,已经变成杭州全民健身的“金角银边”。

根据《杭州市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杭州提出通过三年行动,在新增体育场地面积中安排16%以上用于建设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到2024年,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形成供给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10分钟健身圈”。

眼下,在杭州的各个老旧小区里,就“冒”出了许多“10分钟健身圈”。

拱墅区长庆街道王马社区的“初心公园”,新增嵌入式体育场地300多平方米,并由社区自营,全天免费开放;滨江区冠山小区农贸市场五楼的社区综合运动场,有健身房、舞蹈室、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和台球场等场馆……这些在老旧小区改造或未来社区创建中被盘活的“犄角旮旯”,满足了老百姓多层次、多样化、全年龄段的健身需要。

“嵌入式体育场地不仅仅是一个配套硬件,更体现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城市的品质能级,所以必须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建设更多老百姓能实实在在用得起来的体育场地。”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在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创建以及绿道建设过程中融入更多未来健康场景。

“边角余料”变身“金角银边”的实践,还体现在桥下空间的利用中。

2022年9月底,位于德胜路与石桥路交叉口西南侧的一个运动空间投入使用了。杭州篮球公园是全省首个嵌入式城市篮球场,也是国内面积最大的桥下篮球公园。

(下转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