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是城报全新推出的版面,我们观察消费现象,聚焦消费观点,讨论消费理念,不求面面俱到,但求新颖独到,我们会在周一推出本周消费话题,邀请广大铁丝围观讨论,即时开杠。

爆火的“鹅腿阿姨”可望不可即

2023-12-07

“鹅腿阿姨”爆红背后的故事

事情的起因是一位原本在人大、北大卖鹅腿的阿姨,近期去清华摆摊了,本来数量就有限的鹅腿还被别的学校分走,人大的同学愤懑难平。北大的同学们闻风而动,也加入了争夺战,希望鹅腿阿姨“再爱北大一次”。

“鹅腿阿姨”今年54岁,辗转北京高校大门外已有四五年时间。

一开始,阿姨和丈夫从老家江苏连云港来到北京,在建筑工地摆摊卖盒饭;后来经介绍,他们又在北大校园内卖了10多年水果;2018年左右,两人转至北大西南门外卖烧烤,因为烤的鹅腿深受学生欢迎,“鹅腿阿姨”“鹅腿叔叔”的称号便传开了。

“在北大,我们有30多个群,有的时候还会接到大订单。后来有次去清华卖,清华的学生也提议建群。因为学生们互相宣传,一下子就建成了8个群,每个群500人,将近4000人。甚至有一天晚上,我们收到了20000多元的订单。”“鹅腿阿姨”介绍。

一场“爆火”将北大校园摆摊的“鹅腿阿姨”送上舆论焦点,阿姨却希望生活恢复平静。

爆火的“鹅腿阿姨”只是个例

城报记者 王梅娟

近日,一个卖鹅腿的阿姨,突然被清华、北大、人大三个顶级学府的“吃货学子”意外捧红。

11月29日,突然爆火的“鹅腿阿姨”首次发视频,称压力太大要暂停烤鹅腿。11月30日晚,调整好状态的“鹅腿阿姨”再发视频,称将恢复烤鹅腿。

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红,鹅腿阿姨表示,自己不想当网红,只想简简单单给学生们做他们爱吃的东西。

2018年,鹅腿阿姨就已经开始在这几所高校附近出售她和爱人烤制的鹅腿,直到前不久第一个鹅腿群才满员,没想到这几天突然就爆火了。

校园摆摊真的是流量密码吗?事实并非如此。“鹅腿大叔”直言,近些年和他们一样做小买卖的摊贩走了不少,“很多人干不下去了,之前一起卖烧烤的摊主,前几年回老家结婚去了,也不打算回来。一个是市场环境不行,另外一个是找不到客源,学生不买账,导致收益不好,只能另谋出路。”

相比于“鹅腿阿姨”在北京大学西南门前挤满人的摊位盛况,其他摊位前门可罗雀。有一位卖烤地瓜的摊主坦言,他没有其他获客渠道,纯靠来往的学生,生意不好的时候只能卖出去几十块。

更何况,小吃商贩们的生存空间仍受到线下连锁餐饮品牌及线上外卖的双重挤压。

走红之后,“鹅腿阿姨”似乎有些惶恐,她的“惶恐”并非矫情,毕竟走红后转瞬跌入谷底甚至被舆论反噬的故事比比皆是。

对于更多小吃商贩来说,“鹅腿阿姨”的爆火“可望而不可即”。脚踏实地做好自己手头的生意,才是正事。

消费观

观察、观点、观念